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4-(1-oxoisoindolin-2-yl)phenyl)butan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4-(1-oxoisoindolin-2-yl)phenyl)buta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4-(3-oxo-1H-isoindol-2-yl)phenyl]butanoate
methyl 2-(4-(1-oxoisoindolin-2-yl)phenyl)butan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9H19NO3
mdl
——
分子量
309.365
InChiKey
YXGMOGHOOXKXG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
  • 拓扑面积:
    46.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4-(1-oxoisoindolin-2-yl)phenyl)butanoate 在 lith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5%的产率得到吲哚布芬
    参考文献:
    名称:
    微管反应器辅助的脂肪族CH功能化与HCl作为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的氢原子转移催化剂前体
    摘要:
    氯自由基通常是由Cl 2在紫外线照射下均质化而产生的,它可以从未激活的C(sp 3)-H键中提取氢原子。我们在本文中证明了使用HCl作为有机hydrogen啶氧化还原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活化C-H烷基化和烯丙基化的有效氢原子转移催化剂前体。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微管反应器来维持挥发性HCl催化剂。这种基于氯的光介导的C-H活化方案对多种未活化的C(sp 3)-H键模式均有效,即使是主要的C(sp 3)-H键,如乙烷。快速获取大量未官能化烷烃原料中的几种药物说明了该策略的优点。
    DOI:
    10.1002/anie.201804844
  • 作为产物:
    描述:
    2-[((4-溴苯基)亚甲基]丙二腈盐酸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 、 C22H20N(1+)*ClO4(1-)氧气caesium carbonate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1,2-二氯乙烷乙腈 为溶剂, 50.0~120.0 ℃ 、137.9 kPa 条件下, 反应 12.0h, 生成 methyl 2-(4-(1-oxoisoindolin-2-yl)phenyl)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微管反应器辅助的脂肪族CH功能化与HCl作为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的氢原子转移催化剂前体
    摘要:
    氯自由基通常是由Cl 2在紫外线照射下均质化而产生的,它可以从未激活的C(sp 3)-H键中提取氢原子。我们在本文中证明了使用HCl作为有机hydrogen啶氧化还原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活化C-H烷基化和烯丙基化的有效氢原子转移催化剂前体。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微管反应器来维持挥发性HCl催化剂。这种基于氯的光介导的C-H活化方案对多种未活化的C(sp 3)-H键模式均有效,即使是主要的C(sp 3)-H键,如乙烷。快速获取大量未官能化烷烃原料中的几种药物说明了该策略的优点。
    DOI:
    10.1002/anie.2018048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eneral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with adaptive dynamic homogeneous catalysis
    作者:Indrajit Ghosh、Nikita Shlapakov、Tobias A. Karl、Jonas Düker、Maksim Nikitin、Julia V. Burykina、Valentine P. Ananikov、Burkhard König
    DOI:10.1038/s41586-023-06087-4
    日期:——
    (AD-HoC) with nickel under visible-light-driven redox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general C(sp2)–(hetero)atom coupling reactions. The self-adjustive nature of the catalytic system allowed the simple classification of dozens of various classes of nucleophiles in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This is synthetically demonstrated in nine different bond-forming reactions (in this case, C(sp2)–S, Se, N, P, B, O, C(sp3, sp2
    交叉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转化之一1,2,3。尽管考虑到各种方案,报道的(杂)芳基卤化物和亲核试剂偶联配偶体的范围非常大,但化合物类别之间的反应条件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重新优化反应条件4。在这里,我们介绍了在可见光驱动的氧化还原反应条件下的自适应动态均相催化(AD-HoC),用于一般的 C( sp 2 )–(杂)原子偶联反应。催化系统的自我调节性质允许在交叉偶联反应中对数十种不同类别的亲核试剂进行简单分类。这在九种不同的成键反应(在本例中为 C( sp 2 )–S、Se、N、P、B、O、C( sp 3、  sp 2、  sp )、Si、Cl)中得到了综合证明在可预测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数百个合成实例。催化反应中心和条件因添加的亲核试剂或如果需要而添加市售的廉价胺碱而彼此不同。
  • Nickel-catalysed reductive C–N bond cross-coupling between aryl halides and N-chloroamides
    作者:Yiting Luo、Jiacan Yao、Yunzhi He、Chang Xu、Dandan Liu
    DOI:10.1039/d4ob00970c
    日期:——
    A method for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N-aryl lactams and amides with aryl halides and N-chloroamides through a Ni-catalyzed reductive C–N coupling rea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features the advantages of mild conditions,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broad substrate scope including drug-derived substrates, and also provided direct access to the key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for some
    开发了一种通过 Ni 催化还原 C-N 偶联反应直接合成N-芳基内酰胺和酰胺与芳基卤和N-酰胺的方法。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好、底物范围广泛(包括药物衍生底物)等优点,并且还为一些生物活性分子的关键合成中间体提供了直接途径,表明该方法的实用性。最后,进行DFT计算以进一步阐明反应机理,发现可能涉及酰胺基。
  • US4118504A
    申请人:——
    公开号:US4118504A
    公开(公告)日:1978-10-03
  • CN114685346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式-2,3,3a,4,7,7a-六氢-1H-异吲哚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FA 阿普斯特杂质68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19 阿普斯特杂质08 阿普斯特杂质03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二聚体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1,2,3,4,8,9,10,11,15,16,17,18,22,23,24,25-十六氟-29H,31H-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钠S-(2-{[2-(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基]氨基}乙基)氢硫代磷酸酯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