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4-bromophenyl)vinyl]-1H-quinoxalin-2-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4-bromophenyl)vinyl]-1H-quinoxalin-2-one
英文别名
3-[2-(4-bromophenyl)ethenyl]-1H-quinoxalin-2-one
3-[2-(4-bromophenyl)vinyl]-1H-quinoxalin-2-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1BrN2O
mdl
——
分子量
327.18
InChiKey
GULQRJNAGKHXA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1.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4-bromophenyl)vinyl]-1H-quinoxalin-2-one叔丁基过氧化氢二甲基亚砜 作用下, 反应 0.33h, 以79%的产率得到3-(4-bromobenzoyl)quinoxalin-2(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氧化重排:I2/TBHP/DMSO 介导的无金属轻松获得喹喔啉酮衍生物
    摘要:
    碘/TBHP/DMSO 介导的 3-styrylquinoxalin-2( 1H )-one氧化重排导致通过Kornblum 氧化以良好到高产率形成 3-aroylquinoxalin-2( 1H ) -one 。该方法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氧化芳基迁移进行,然后是 C C 键断裂,并且不使用任何金属。
    DOI:
    10.1016/j.tetlet.2021.153268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pyruvate对溴苯甲醛邻苯二胺sodium acet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12.08h, 以79%的产率得到3-[2-(4-bromophenyl)vinyl]-1H-quinoxal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水性介质中取代3-styryl-1 H -quinoxalin-2-one的多组分合成
    摘要:
    描述了取代的3-苯乙烯基-1 H-喹喔啉-2-酮的多组分合成。邻苯二胺与丙酮酸钠和醛在含乙酸钠的20%乙酸水溶液中的顺序反应可提供高至高收率的目标产物。建议该反应通过二胺和丙酮酸酯配偶体的初始缩合,然后是醛醇缩合型机理来进行。
    DOI:
    10.1016/j.tetlet.2018.09.0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Quinoxalinone-based Spiropyrrolidines: Estimation of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作者:Dolma Tsering、Pratik Dey、Tanzeeba Amin、Anindya Goswami、Kamal K. Kapoor、Saikat Kumar Seth
    DOI:10.1016/j.molstruc.2024.139343
    日期:2024.12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generated in situ) with (E)-3-styrylquinoxalin-2(1H)-one as dipolarophile was developed to access a quinoxalinone containing spiropyrrolidine without using any catalyst.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various cancer cell lines and found to be active on HCT-116 with IC50 2.1 µM.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开发了偶氮甲嘧啶酰化物(原位生成)与 (E)-3-苯乙烯喹啉-2(1H)-酮作为嗜偶极试剂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获得含有螺吡咯烷的喹喔啶。评估合成化合物对各种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发现对 HCT-116 具有活性,IC50 为 2.1 μM。两种化合物,即化合物 4a 和 4d 的结构表征已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技术完成。化合物 4a 和 4d 的固态结构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在空间群 P21/c 的单斜晶系中结晶,并通过各种非共价相互作用稳定下来,使得 O–H···O, N–H···O, C–H···O, C–H···N 和 C–H···π交互。使用 Hirshfeld 表面分析评估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定量 MESP 分析用于阐明分子间相互作用对分子堆积稳定的贡献。我们的研究通过 PIXEL 方法将相互作用能分解为各种成分(库仑、极化、色散和排斥),为螺吡咯
  • Quinoxalinone substituted pyrrolizine (4h)-induced dual inhibition of AKT and ERK instigates apoptosis in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by modulating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作者:Tanzeeba Amin、Rajneesh Paul Sharma、Khalid Bashir Mir、Nancy Slathia、Sonali Chhabra、Dolma Tsering、Pankul Kotwal、Madhulika Bhagat、Utpal Nandi、Raman Parkesh、Kamal K. Kapoor、Anindya Goswami
    DOI:10.1016/j.ejphar.2023.175945
    日期:2023.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