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 | 14630-40-1

中文名称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
中文别名
双(三甲基硅基)乙炔;二(三甲基硅烷基)乙炔;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双(三甲基硅烷基)乙炔;双(三甲硅基)乙炔;双三甲基硅乙炔;二(甲基)硅基乙炔;双(三甲硅基)乙炔;双三甲硅基乙炔
英文名称
Bis(trimethylsilyl)ethyne
英文别名
bis-(trimethylsilyl)acetylene;BTMSA;Bis(trimethylsilyl)acetylene;trimethyl(2-trimethylsilylethynyl)silane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化学式
CAS
14630-40-1
化学式
C8H18Si2
mdl
——
分子量
170.402
InChiKey
ZDWYFWIBTZJGO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24 °C(lit.)
  • 沸点:
    136-137 °C(lit.)
  • 密度:
    0.752 g/mL at 25 °C(lit.)
  • 闪点:
    29 °C
  • 溶解度:
    易溶于可溶于氯仿、甲醇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氧化物和酸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4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F,Xi
  • 安全说明:
    S16,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11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1009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93 3/PG 2
  • 危险类别:
    3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2,GHS07
  • 危险性描述:
    H225,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本品应充氩气密封保存。

SDS

SDS:9c6d02de0831120f9bee0516b1d74773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2)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8H18Si2
分子式
: 170.40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Bis(trimethylsilyl)acetylen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4630-40-1
No.) 238-671-9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
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二氧化硅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建议的贮存温度: 2 - 8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1 - 24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36 - 137 °C - lit.
g) 闪点
2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752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酸, 强碱,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93 国际海运危规: 1993 国际空运危规: 1993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Bis(trimethylsilyl)acetylene)
国际海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Bis(trimethylsilyl)acetylene)
国际空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Bis(trimethylsilyl)acetyle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可用作硅基保护基,在有机合成中尤其适用于通过对乙炔二氮化合物的1,3-两极环加成合成吡唑、镍催化的以及苄腈偶联反应中的底物。

合成方法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合成:

  1. 使用乙炔二金属盐和三甲基卤硅烷为原料,两者摩尔比例控制在1:2.0~1:2.2之间。先将乙炔二金属盐(如乙炔二钠或乙炔二锂)悬浮于甲苯中,然后滴加三甲基卤硅烷。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60℃反应2小时。

  2. 用水终止反应,随后进行萃取、干燥和减压浓缩处理,最终通过减压精馏得到纯度在99%以上的双三甲基硅基乙炔,收率超过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三氯化铁 作用下, 以 正辛烷 为溶剂, 以5.5%的产率得到三甲基乙炔基硅
    参考文献:
    名称:
    Braun, Jacques; Trung, Bui Khac,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83, vol. 2, # 1-2, p. 16 - 2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1,2,3,4-tetrakis(trimethylsilyl)cyclobuta-1,3-diene正二十四烷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100%的产率得到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
    参考文献:
    名称:
    Tetrakis(trimethylsilyl)tetrahedrane
    摘要:
    Tetrakis(trimethylsilyl)tetrahedrane 3 has been synthesized upon irradiation of tetrakis(trimethylsilyl)cyclobutadiene 8, which can be prepared either by thermal nitrogen elimination from trimethylsilyl-[1,2,3-tris(trimethylsilyl)-2-cycloprop-1-enyl]diazomethane 7 or by mild oxidation of cyclobutadiene dianion 9 with 1,2-dibromoethan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hedrane 3 has been achiev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he surprising thermal stability of 3 - which is stable up to 300 degreesC - is discussed.
    DOI:
    10.1021/ja020863n
  • 作为试剂:
    描述:
    三乙氧基硅烷 、 在 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级联反应,包括使用炔烃-Co 2(CO)6配合物进行正式的[5 + 2]环加成反应
    摘要:
    开发了一个新的级联反应,包括正式的[5 + 2]环加成反应。用BF 3 ·OEt 2处理高肉桂醇和Co 2(CO)6络合的芳基丙炔导致生成具有炔-Co 2(CO)6配合物的氢化苯并环庚呋喃。该反应由5元环选择性Prins环化和随后的Friedel-Crafts环化组成。将级联反应应用于进一步的多步级联环化反应,这导致形成更复杂的多环氢呋喃。
    DOI:
    10.1016/j.tetlet.2019.01.0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emoselective alkynylation of N-sulfonylamides versus amides and carbamates – Synthesis of tetrahydropyrazines
    作者:Thomas Aubineau、Janine Cossy
    DOI:10.1039/c3cc40529j
    日期:——
    The chemoselective alkynylation of N-sulfonylamides versus amides and carbamates using TMS-EBX as an alkynylating agent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non-symmetrical tetrahydropyrazines from orthogonally protected diamines.
    使用TMS-EBX作为烷基化剂,N-磺酰胺与酰胺和氨基甲酸酯的化学选择性烷基化可导致由正交保护的二胺形成不对称的四氢吡嗪。
  • Photoaffinity probes for nematode pheromone receptor identification
    作者:Ying K. Zhang、Douglas K. Reilly、Jingfang Yu、Jagan Srinivasan、Frank C. Schroeder
    DOI:10.1039/c9ob02099c
    日期:——
    Identification of pheromone receptors plays a central role for uncovering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underlie chemical communication in animals. Here, we describe the 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 of photoaffinity probes for the ascaroside ascr#8, a sex-pheromone of the model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tructure–activity studies guided incorporation of alkyne- and diazirine-moieties and revealed that
    信息素受体的鉴定对于揭示动物化学通讯基础的信号通路起着中心作用。在这里,我们描述了a虫苷ascr#8(线虫模型秀丽隐杆线虫的性信息素)的光亲和探针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结构活性研究指导了炔基和二嗪基部分的掺入,并揭示了在ascr#8侧链中添加官能团的耐受性很好,而对Ascarylose部分的修饰却导致了生物学活性的丧失。我们的研究将指导未来的探针设计,并为通过秀丽隐杆线虫的光亲和标记鉴定信息素受体提供基础。
  • Diverse C–C Bond-Forming Reactions of Bis(carbene)platinum(II) Complexes
    作者:Rachel C. Klet、Jay A. Labinger、John E. Bercaw
    DOI:10.1021/om300733h
    日期:2012.9.24
    The platinum(0) complex Pt(PPh3)4 catalyzes coupling of the carbene ligands of (CO)5CrC(OMe)(p-MeOC6H4)} (1). The stable bis(carbene)platinum(II) complexes Cl2PtC(OMe)(Me)}2 (3), Br2PtC(OMe)(Me)}2 (4), and Cl2PtC(OiPr)(Me)}2 (5) can be induced to undergo C–C coupling reactions by several means. Reduction of 3–5 to platinum(0) with cobaltocene results in formation of internal olefins, (E/Z)-2,3-dimethoxybut-2-ene
    铂(0)络合物Pt(PPh 3)4催化(CO)5 Cr C(OMe)(p- MeOC 6 H 4)}(1)的卡宾配体的偶联。稳定的双(卡宾)铂(II)络合物Cl 2 Pt C(OMe)(Me)} 2(3),Br 2 Pt C(OMe)(Me)} 2(4)和Cl 2 Pt C(O i Pr)(Me)} 2(5)可以通过几种方法诱导进行C–C偶联反应。减少3 – 5与钴茂金属合成铂(0)会导致形成内部烯烃,(E / Z)-2,3-二甲氧基丁-2-烯(6)或(E / Z)-2,3-二异丙氧基丁-2-烯(7)。的反应3 - 5与PPH 3产率的末端烯烃,2,3-二甲氧-1-烯(13)或2,3- diisopropoxybut -1-烯(15),有Cl沿2的Pt(PPH 3)2(12)或Br 2 Pt(PPh 3)2(14)。相反,在3 – 5中添加吡啶不影响CC耦合;相反,酰基络合物为顺
  • [EN] PYRROLIDINE-2-CARBONITRIL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INHIBITORS OF DIPEPTIDYL PEPTIDASE-IV (DPP-IV)<br/>[FR] DERIVES DE PYRROLIDINE-2-CARBONITRILE ET LEUR UTILISATION COMME INHIBITEURS DE LA DIPEPTIDYLE PEPTIDASE-IV (DPP-IV)
    申请人:ABBOTT LAB
    公开号:WO2005023762A1
    公开(公告)日:2005-03-17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I), (I), which inhibit dipeptidyl peptidase IV (DPP-IV) and are useful for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diabetes, especially type II diabetes, as well as hyperglycemia, syndrome X, hyperinsulinemia, b-cell failure, obesity, satiety disorders, atherosclerosis, and various immunomodulatory diseases.
    本发明涉及式(I)、(I)的化合物,其抑制二肽基肽酶IV(DPP-IV),并且对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特别是II型糖尿病,以及高血糖、X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β细胞功能衰竭、肥胖、饱腹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和各种免疫调节性疾病有用。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temoamide
    作者:Ran Hong、Xianwei Mi、Yan Wang、Lili Zhu、Renxiao Wang
    DOI:10.1055/s-0032-1317499
    日期:——
    CO-insertion reaction secured an enanti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stemoamide in 18% overall yield with high optical purity. An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temoamide is presented. Noyori’s ruthenium complex catalyzed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an alkynone delivered the (S)-C8 stereogenic center in 97.7% ee. An iron(III) chloride promoted and bioinspired N-iminium ion cyclization afforded
    专用于国强林教授在他的70之际个生日 抽象 介绍了对映体合成(-)-stemoamide的过程。Noyori的钌络合物催化炔酮的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使(S)-C8立体异构中心达到97.7%ee。氯化铁(III)促进和生物启发的N-亚胺离子环化作用使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为3:1,而顺式异构体更为有利。通过银催化的环异构化将非对映异构体比例富集至50:1。随后的动态钌催化的CO插入反应以18%的总收率和高光学纯度确保了(-)-硬脂酰胺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介绍了对映体合成(-)-stemoamide的过程。Noyori的钌络合物催化炔酮的不对称转移加氢反应,使(S)-C8立体异构中心达到97.7%ee。氯化铁(III)促进和生物启发的N-亚胺离子环化作用使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比例为3:1,而顺式异构体更为有利。通过银催化的环异构化将非对映异构体比例富集至50:1。随后的动态钌催化的CO插入反应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