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红 F3B 是一种暗红色粉末,在碱性还原性的溶液中呈现酱色,在酸性液中则呈现黄光棕色。
用途适用于棉纤维染色和棉布印花,其匀染性和亲和力良好。此外,它也用于蚕丝、维棉等的染色,并常用于拼带红光的灰色或棕色。
生产方法以1-氨基蒽醌-2-羧酸(2-anthraquinonecarboxylic acid, 1-amino)为原料,在二氯苯介质中,用氯化亚砜酰氨化后与水合肼缩合,然后通过发烟硫酸闭环得到产物。经过滤、粉碎和干燥得成品。
具体步骤如下:
在2000 mL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870 g 二氯苯、93.5 g 1-氨基蒽醌-2-羧酯、55.5 g 氯化亚砜(工业品,含水量90%)及1.5 g 二甲基甲酰胺。缓慢升温至95℃,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排出。
在95-100℃下保温反应2小时,直至反应液透明。
鼓泡通入干燥空气,排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氯化氢气体,并蒸出未反应的氯化亚砜。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润湿试纸检测气流中无二氧化硫(试纸不褪色)后停止。
将反应液冷却至30℃,在5分钟内滴入8 g 乙醇以分解残余氯化精致砜,然后滴入83 g 10%水合肼乙醇溶液,在1小时内滴完。滴完后每隔5-10 min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用35 g 碳酸氢钠与350 mL 水配制),维持温度为30℃,保温6小时并保持pH值在8-9之间。
反应结束过滤(滤液供回收二氯苯使用)。将滤饼置于20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0 mL水和10 g碳酸钠进行水蒸气蒸馏,直至二氯苯完全挥发。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后磨粉得红棕色产品。
在1000 mL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000 g 4%发烟硫酸及50 g上述“双肼”,内温自动升至约50℃。搅拌15分钟后“双肼”完全溶解,然后于30分钟内缓慢升温至80℃并在80-85℃下保温1小时。
冷却后至30℃,用滴液漏斗缓缓滴入410 g水,并维持温度不超过40℃,直至料液酸度为72%。继续冷却至30℃过滤滤饼并用热水洗至中性,烘干磨粉得产品38-4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