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1E,3E)-4-Phenylbuta-1,3-dien-1-yl)pyrido[3,2-d]pyrimidine-2,4-di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1E,3E)-4-Phenylbuta-1,3-dien-1-yl)pyrido[3,2-d]pyrimidine-2,4-diamine
英文别名
6-[(1E,3E)-4-phenylbuta-1,3-dienyl]pyrido[3,2-d]pyrimidine-2,4-diamine
6-((1E,3E)-4-Phenylbuta-1,3-dien-1-yl)pyrido[3,2-d]pyrimidine-2,4-di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5N5
mdl
——
分子量
289.34
InChiKey
QAMPUIOBFQVSHY-KBXRYBN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0.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1E,3E)-4-Phenylbuta-1,3-dien-1-yl)pyrido[3,2-d]pyrimidine-2,4-diamin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0.0 ℃ 、400.01 kPa 条件下, 反应 12.0h, 以84%的产率得到6-(4-phenylbutyl)pyrido[3,2-d]pyrimidine-2,4-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设计,合成和一系列具有三至五碳桥的新型非经典6取代吡啶并[3,2-d]嘧啶类化合物的生物学评估。
    摘要:
    先前报道的非经典两碳桥联抗叶酸,2,4-二氨基-6-苯乙基吡啶并[3,2-d]嘧啶(wm-5a)的桥同源性提供了三碳桥,四碳桥和五碳桥抗叶酸类似物3.1-3.5、4.1-4.2和5.1-5.5。通过醛醇缩合或Wittig反应有效地合成并在碳桥的不同位置具有取代基的目标化合物。二碳桥到三,四或五碳桥的延伸,以及碳桥的饱和,为化合物提供了对重组人DHFR(rhDHFR)的良好抑制活性。具有三碳桥的类似物3.5比其他类似物更大程度地抑制HL-60和HCT116细胞的增殖。化合物3.5也是rhDHFR的最有效抑制剂(IC50 = 0。06μM),且效力比两碳桥联的铅化合物高约38倍。对接研究表明,3.5中的饱和碳桥的长度和柔韧性对于高效能都很重要。流式细胞术研究表明,化合物3.5在S期阻滞了HL-60细胞并诱导了细胞凋亡。用3.5处理的HL-60细胞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DHFR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上调。
    DOI:
    10.1016/j.bmc.2018.04.035
  • 作为产物:
    描述:
    反式肉桂醛2,4-diamino-6-(bromomethyl)pyrido<3,2-d>pyrimidine三苯基膦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21%的产率得到6-((1E,3E)-4-Phenylbuta-1,3-dien-1-yl)pyrido[3,2-d]pyrimidine-2,4-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设计,合成和一系列具有三至五碳桥的新型非经典6取代吡啶并[3,2-d]嘧啶类化合物的生物学评估。
    摘要:
    先前报道的非经典两碳桥联抗叶酸,2,4-二氨基-6-苯乙基吡啶并[3,2-d]嘧啶(wm-5a)的桥同源性提供了三碳桥,四碳桥和五碳桥抗叶酸类似物3.1-3.5、4.1-4.2和5.1-5.5。通过醛醇缩合或Wittig反应有效地合成并在碳桥的不同位置具有取代基的目标化合物。二碳桥到三,四或五碳桥的延伸,以及碳桥的饱和,为化合物提供了对重组人DHFR(rhDHFR)的良好抑制活性。具有三碳桥的类似物3.5比其他类似物更大程度地抑制HL-60和HCT116细胞的增殖。化合物3.5也是rhDHFR的最有效抑制剂(IC50 = 0。06μM),且效力比两碳桥联的铅化合物高约38倍。对接研究表明,3.5中的饱和碳桥的长度和柔韧性对于高效能都很重要。流式细胞术研究表明,化合物3.5在S期阻滞了HL-60细胞并诱导了细胞凋亡。用3.5处理的HL-60细胞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DHFR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上调。
    DOI:
    10.1016/j.bmc.2018.04.0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hibitors of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as antitumor agents: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series of novel nonclassical 6-substituted pyrido[3,2-d]pyrimidines with a three- to five-carbon bridge
    作者:Hao Li、Fang Fang、Yunqi Liu、Liangmin Xue、Meng Wang、Ying Guo、Xiaowei Wang、Chao Tian、Junyi Liu、Zhili Zhang
    DOI:10.1016/j.bmc.2018.04.035
    日期:2018.5
    (rhDHFR). Analogue 3.5, which has a three-carbon bridge,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L-60 and HCT116 cells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the other analogues. Compound 3.5 was also the most potent inhibitor of rhDHFR (IC50 = 0.06 μM), and was approximately 38-fold more potent than the two-carbon-bridged lead compound. Docking studies revealed that both the length and flexibility of the saturated carbon
    先前报道的非经典两碳桥联抗叶酸,2,4-二氨基-6-苯乙基吡啶并[3,2-d]嘧啶(wm-5a)的桥同源性提供了三碳桥,四碳桥和五碳桥抗叶酸类似物3.1-3.5、4.1-4.2和5.1-5.5。通过醛醇缩合或Wittig反应有效地合成并在碳桥的不同位置具有取代基的目标化合物。二碳桥到三,四或五碳桥的延伸,以及碳桥的饱和,为化合物提供了对重组人DHFR(rhDHFR)的良好抑制活性。具有三碳桥的类似物3.5比其他类似物更大程度地抑制HL-60和HCT116细胞的增殖。化合物3.5也是rhDHFR的最有效抑制剂(IC50 = 0。06μM),且效力比两碳桥联的铅化合物高约38倍。对接研究表明,3.5中的饱和碳桥的长度和柔韧性对于高效能都很重要。流式细胞术研究表明,化合物3.5在S期阻滞了HL-60细胞并诱导了细胞凋亡。用3.5处理的HL-60细胞的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DHFR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上调。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昔替酯 螺喹唑啉 苯并[g][1,2,3]三唑并[4',5':5,6]吡啶并[2,1-b]喹唑啉-13(2H)-酮 脱氢利培酮 盐酸曲林菌素 甲硫利马唑 甲基8-乙基-2-甲氧基-5-氧代-5,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6-羧酸酯 甲基8-乙基-2-(甲硫基)-5-氧代-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6-羧酸酯 甲基2-乙氧基-8-乙基-5-氧代-吡啶并[6,5-d]嘧啶-6-羧酸酯 溴他替尼 泮托拉唑杂质DF 氨甲酸,[(2R,3E)-2-羟基-3-戊烯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柱孢藻毒素 曲美替尼 曲美替尼 曲喹辛 帕潘立酮棕榈酸酯 帕潘立酮杂质7 帕潘立酮杂质 帕潘立酮杂质 帕潘立酮 帕泊昔布杂质117 帕利哌酮十四酸酯 帕利哌酮N-氧化物 布喹特林 巴马斯汀 奥卡哌酮 多夸司特 吡曲克辛 吡嘧司特钾 吡嘧司特 吡啶并[4,3-d]嘧啶-4(1H)-酮,4,5,6,7-四氢-6-甲基-2-苯基- 吡啶并[4,3-D]嘧啶-2,4(1H,3H)-二酮 吡啶并[3,4-D]嘧啶-2,4(1H,3H)-二酮 吡啶并[3,2-d]嘧啶-4(3H)-酮,3-甲基-2-(甲基氨基)- 吡啶并[3,2-d]嘧啶-4(3H)-酮 吡啶并[3,2-d]嘧啶-4(1H)-酮,2,3-二氢-3-(2-羟基苯基)-2-硫代- 吡啶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吡啶并[2,3-d]嘧啶-7(8h)-酮,2,6-二溴-8-环戊基-5-甲基- 吡啶并[2,3-d]嘧啶-7(8H)-酮 吡啶并[2,3-d]嘧啶-7(1H)-酮,4-氨基-5,6-二氢-5-甲基- 吡啶并[2,3-d]嘧啶-6-羧酸,1-(2,4-二甲基苯基)-1,4-二氢-2,7-二甲基-4-羰基-,酰肼 吡啶并[2,3-d]嘧啶-4(3H)-酮,5,7-二甲基-2-(甲硫基)-3-苯基- 吡啶并[2,3-d]嘧啶-4(3H)-酮 吡啶并[2,3-d]嘧啶-4(1H)-酮,2,3-二氢-1-(4-甲基苯基)-2-硫代- 吡啶并[2,3-d]嘧啶-2-胺 吡啶并[2,3-d]嘧啶 吡啶并[2,3-D]嘧啶-4-胺 吡啶并[2,3-D]嘧啶-2,4,7(1H,3H,8H)-三酮 吡啶并[2,3-D]嘧啶-2,4(1H,3H)-二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