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病原体,包括念珠菌属、曲霉属。和皮肤癣菌,每年导致超过 10 亿人感染。大量基于
咪唑和三唑的化合物在体外筛选了它们对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烟曲霉和皮肤癣菌(例如
石膏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抗真菌活性。
咪唑氨基甲酸酯12成为最活跃的化合物,显示出对光滑念珠菌(MIC 1–16 μg/mL)和克柔念珠菌有价值的抗真菌活性(MIC 4–24 微克/毫升)。在所有测试化合物中均未观察到针对烟曲霉或皮肤癣菌的活性。化合物12抑制白色 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 克柔念珠菌
生物膜的形成,减少成熟念珠菌
生物膜。在大蜡螟幼虫中,12 只显示念珠菌显着减少 感染,以及在用于激活其抗真菌活性的浓度下没有毒性。此外,推定目标的计算机预测表明,
咪唑核心、
氨基甲酸酯和对
氯苯基的同时存在对于提供对
羊毛甾醇 14α-脱甲基酶 (CgCYP51a1) 和真菌
碳酸酐酶 (CgNce103) 的强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