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nitrophenyl)thio)-1H-ind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nitrophenyl)thio)-1H-indole
英文别名
2-((4-nitrophenyl)thio)indole;2-(4-nitrophenyl)sulfanyl-1H-indole
2-((4-nitrophenyl)thio)-1H-ind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0N2O2S
mdl
——
分子量
270.312
InChiKey
RZAUXOPMLQFHN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6.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混合吲哚2,3-双(硫化物)的区域选择性合成。吲哚第二亚磺酰基化机理的研究。
    摘要:
    使用亚磺酰氯进行吲哚的亚磺酰化会导致3-吲哚基硫化物的初步形成,而过量的试剂会在环的2-位引入第二个硫化物。迄今为止,尚未明确阐明第二次亚磺酰化的机理。混合吲哚2,3-双(硫化物)的第一个区域选择性合成的发展已经允许使用不同的亚磺酰氯进行3-吲哚基硫化物的亚磺酰基化的研究。我们的结果提供了证据,表明该反应是通过中间体3,3-二硫代化的吲哚烯进行的,随后其中一个硫化物基团迁移到了2位。
    DOI:
    10.1021/jo951420n
  • 作为产物:
    描述:
    4-硝基碘苯1,3-二氢-2H-吲哚-2-硫酮2,2'-联吡啶potassium carbonatecopper(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65%的产率得到2-((4-nitrophenyl)thio)-1H-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的二氢吲哚-2-硫酮和碘代芳基的2-亚磺酰基吲哚
    摘要:
    通过铜催化的吲哚-2-硫酮与芳基碘的偶联反应合成2-亚磺酰基吲哚的新方法已经得到了发展。以高收率获得了一系列的N-取代的和不含N的2-亚磺酰基吲哚。此外,该方法用于在CuI和Pd(OAc)2作为催化剂存在下,由吲哚啉-2-硫酮与1,2-二碘代苯合成苯并噻吩并[2,3- b ]吲哚。
    DOI:
    10.1016/j.tetlet.2016.12.0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synthesis of 2-sulfenylindoles from indoline-2-thiones and aryl iodides
    作者:Shiping Zhou、Genhua Xiao、Yun Liang
    DOI:10.1016/j.tetlet.2016.12.028
    日期:2017.1
    A novel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2-sulfenylindole via copper-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 of indoline-2-thiones with aryl iodides has been developed. A series of N-substituted and N-free 2-sulfenylindole we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s. Furthermore, th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ynthesis of benzothieno[2,3-b]indoles from indoline-2-thiones with 1,2-diiodobenzene in the presence of CuI and Pd(OAc)2
    通过铜催化的吲哚-2-硫酮与芳基碘的偶联反应合成2-亚磺酰基吲哚的新方法已经得到了发展。以高收率获得了一系列的N-取代的和不含N的2-亚磺酰基吲哚。此外,该方法用于在CuI和Pd(OAc)2作为催化剂存在下,由吲哚啉-2-硫酮与1,2-二碘代苯合成苯并噻吩并[2,3- b ]吲哚。
  •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ixed Indole 2,3-Bis(sulfides). A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Second Sulfenylation of Indole
    作者:Pierre Hamel、Patrice Préville
    DOI:10.1021/jo951420n
    日期:1996.1.1
    Sulfenylation of indole using sulfenyl chlorides leads to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a 3-indolyl sulfide, while excess reagent introduces a second sulfide at the 2-position of the ring. The mechanism of this second sulfenylation has not, to date, been rigorously elucid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mixed indole 2,3-bis(sulfides) has allowed the study of the sulfenylation
    使用亚磺酰氯进行吲哚的亚磺酰化会导致3-吲哚基硫化物的初步形成,而过量的试剂会在环的2-位引入第二个硫化物。迄今为止,尚未明确阐明第二次亚磺酰化的机理。混合吲哚2,3-双(硫化物)的第一个区域选择性合成的发展已经允许使用不同的亚磺酰氯进行3-吲哚基硫化物的亚磺酰基化的研究。我们的结果提供了证据,表明该反应是通过中间体3,3-二硫代化的吲哚烯进行的,随后其中一个硫化物基团迁移到了2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