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种新的酚类化合物,2-O-β-兰米氏双糖基-4-羟基乙酰苯酮(1),从昙花根(Cynanchi Wilfordii Radix,CWR,Cynanchum wilfordii Hemsley的根)中分离出来,另外还发现了10种已知的芳香化合物,包括cynandione A(2)、bungeisides-C(7)和-D(8)、对羟基乙酰苯酮(9)、2′,5′-二羟基乙酰苯酮(10)和2′,4′-二羟基乙酰苯酮(11)。新化合物(1)的结构通过光谱学和化学方法进行了阐明。cynandione A(2)的结构,包括双苯部分的连接模式(尚不确定),通过二维13C-13C不可思议自然丰度双量子转移实验(INADEQUATE)谱图得到了明确证实。此外,使用昙花根(CWR)代替耳根(Cynanchi Auriculati Radix,CAR,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所涉及的健康问题已逐渐显现。因此,采用UV敏感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市售CWR和CAR的甲醇提取物中的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常见到三大主要峰,归因于cynandione A(2)、对羟基乙酰苯酮(9)和2′,4′-二羟基乙酰苯酮(11)。因此,为了区分这些成分,采用了一种薄层色谱(TLC)方法,结合仅UV辐射检测,侧重于以CAR特征化的标记化合物wilfosides C1N(12)和K1N(13)。此外,我们建议此方法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策略,用于初步区分CWR和CAR,以确保其原药材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