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2-(dimethyl(oxo)-λ
6
-sulfaneylidene)acetaldehyde
2-(dimethyl(oxo)-λ
6
-sulfaneylidene)acetaldehyde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硫化合物
-
硫代羰基化合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dimethyl(oxo)-λ
6
-sulfaneylidene)acetaldehyde
英文别名
dimethylsulfoxonium formylmethylide;dimethylsulfoxoniumformylmethylide;dimethyl-oxo-(2-oxo-ethyl)-λ
4
-sulfanium betaine;(2-hydroxy-vinyl)-dimethyl-oxo-λ
4
-sulfanium betaine;2-[dimethyl(oxo)-λ6-sulfanylidene]acetaldehyde
CAS
——
化学式
C
4
H
8
O
2
S
mdl
——
分子量
120.172
InChiKey
YERYDNBIMMOFR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重原子数:
7
可旋转键数:
1
环数:
0.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拓扑面积:
42.5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dimethyl(oxo)-λ
6
-sulfaneylidene)acetaldehyde
、
2-溴苯腈
在
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
、
caesium carbonate
、
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2-(1-(dimethyl(oxo)-λ
6
-sulfaneylidene)-2-oxoethyl)benz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α-羰基-α'-(杂)芳基亚砜S叶立德的合成:作用机理的范围和见解。
摘要:
尽管有最新进展,仍需要一种合成α-羰基-α'-(杂)芳基亚砜基磺酸盐的通用方法,以使这些化合物相对于母体重氮化合物具有更大的潜在安全优势。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钯催化的芳基溴化物和三氟甲磺酸酯与α-羰基亚砜基鎓盐的交叉偶联。我们还报告了该方法用于修饰活性药物成分和合成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的关键前体的用途。此外,反应的机理是从几个观察结果中推断出来的。因此,通过31P {1H} NMR观察到氧化加成络合物[(XPhos)PhPdBr]及其二聚体,并且显示出这些络合物具有催化和动力学能力。而且,通过质谱法观察到由[(XPhos)ArPdBr](Ar = p-CF3-C6H4)与模型次硫酸on叶立德的金属转移所形成的络合物。最后,部分速率定律表明,在催化循环中,过渡金属化和随后的去质子化是速率决定的。
DOI:
10.1021/acs.joc.9b03032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甲基碘化亚砜
、
甲酸乙酯
在
potassium
tert
-butyl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62%的产率得到2-(dimethyl(oxo)-λ
6
-sulfaneylidene)acet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醛,氨基吡唑和Y鎓内鎓盐通过铑(III)催化的亚氨基CH活化反应的三组分偶联:吡唑并[1,5-a]嘧啶的合成。
摘要:
公开了一种有效的三组分策略,用于Rh(III)催化的现成的3-氨基吡唑,醛和亚砜基鎓盐的环化反应,从而得到各种吡唑并[1,5-a]嘧啶。反应在简单的台式条件下使用短时间的微波加热进行。对于许多取代的氨基吡唑以及非常多种的芳香族和杂芳香族醛,包括那些结合了吸电子,给电子,碱性氮,卤化物和酸性官能团的醛,均获得了良好的收率。通过分别使用乙醛酸乙酯和原甲酸三甲酯代替醛,也可以将酯和甲氧基官能团直接安装在嘧啶环上。此外,一系列次硫酸ox鎓盐可提供高收率的产物,从而证明该芳基,杂芳基,以及支链和非支链烷基取代基可以用该试剂引入。最终,在化学转化中首次使用甲酰基亚砜基叶立德使得能够制备仅由醛偶合配偶体引入的在嘧啶环上仅具有单个取代基的产物。对于甲酰基叶立德,使用一锅,逐步反应顺序来防止甲酰基与氨基吡唑竞争性缩合。
DOI:
10.1021/acs.joc.8b026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表征谱图
氢谱
1HNMR
质谱
MS
碳谱
13CNMR
红外
IR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
摩熵化学
”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
摩熵化学
”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
摩熵化学
”平台
峰位数据
峰位匹配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
摩熵化学
”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
摩熵化学
”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
摩熵化学
”平台
同类化合物
黃原醯胺
金刚烷-2-硫酮
野麦畏
茵草敌
苯酚,2-氨基-5-氟-4-甲基-
硫菌威
硫草敌
硫胺甲酸乙酯
硫胺甲酸
硫代氨基甲酸S-(3-氯丙基)酯
硫代氨基甲酸S-(2-氯乙酯)
硫代氨基甲酰氯
硫代异丁酸S-(2-二甲氨基丙酯)
硫代丙酮
硫代丙烯醛
甲硫基-氨基甲酸 O-异丙基酯
甲基黄原酸钾
甲基硫代氨基甲酸异丁酯
环草敌
燕麦敌
烯丙基硫代氨基甲酸 O-乙酯
灭草敌
氯化甲氧羰基硫
氨基甲硫酸,十八烷基-,S-(3-氨基-2-甲氧基丙基)酯
氨基甲硫酸,二甲基-,S-(3-氯丙基)酯
杀螟丹
扑菌硫
戊烷-2-硫酮
庚烷-4-硫酮
庚烷-2-硫酮
己烷-3-硫酮
克草敌
二螺[5.1.5.1]十四烷-7,14-二硫酮
二硫代氯甲酸正丁酯
二硫代异丁酸乙酯
二硫代对苯醌
二硫代乙酸甲酯
二硫代乙酸烯丙酯
二硫代乙酸乙酯
二甲硫基氨基甲酸
二甲氨基硫代甲酰氯
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 O-新戊基酯
二氰基二硫代乙酸甲酯
二戊基氨基硫代甲酸S-酸
二异丙基硫代氨基甲酸S-[(E)-2,3-二氯烯丙基]酯
二乙硫基氨基甲酸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 S-丁基酯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酰氯
二丙基氨基硫代甲酸S-酸
乙硫氨酯Z-200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1-(3-bromobenzyl)-4-methyl-1H-1,2,3-triazole
下一个:3′-bromo-2′-fluoro-[1,1′-biphenyl]-2-carbonitr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