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3-methoxypropanecarboxyl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3-methoxypropane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sodium 4-methoxybutyrate;Sodium;4-methoxybutanoate
sodium 3-methoxypropane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5H9O3*Na
mdl
——
分子量
140.114
InChiKey
OBXYLXTYBGFWCR-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3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49.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碘二苯酮sodium 3-methoxypropanecarboxylate 在 PITU 、 氯化镍二甲氧基乙烷4,4'-二叔丁基-2,2'-二吡啶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以40%的产率得到(4-(2-methoxyethyl)phenyl)(phen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锅电化学镍催化脱羧Sp 2 –Sp 3交叉偶联
    摘要:
    使用由烷基羧酸盐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PITU)原位制备的氧化还原活性酯,开发了一种一锅式电化学镍催化的脱羧sp 2 -sp 3交叉偶联反应 。这种无分隔的单元一锅法可使用廉价的台式稳定剂实现C-C键的形成,分离出的收率高达95%,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其中包括腈,酮,酯,烯烃和对其他芳香族卤素的选择性。
    DOI:
    10.1021/acs.orglett.8b04090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氧基丁酸甲酯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3-methoxypropane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中高温热能储存的碱烷酸离子液体:合成和热物理表征
    摘要:
    热能存储在过去几年中受到广泛关注并经历了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能量密度更高、能量损失更低、能源效率更高,以潜热的形式储存热能具有特别的兴趣。为了将热能储存为潜热,需要存在相变材料 (PCM),其性能是其在热能存储 (TES) 系统中实施的关键,相变发生的温度,低温 (<150 °C) 或高温 (>150 °C) 将决定给定 PCM 的应用。在此背景下,开发 PCM 材料以在 150 °C 至 350 °C 之间的中高温下储存潜热,例如在聚光太阳能或热回收领域具有特别的兴趣。已经有一些固液相变材料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工作,例如糖醇、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无机盐或无机盐混合物,但它们都存在不同的缺点,例如蒸气压、降解、低导热性、腐蚀等。因此,需要在这种温度应用中探索新的 PCM 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离子液体由于其固有特性,可以在新型 PCM 的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事实上,ILs在过去几年中在热能存
    DOI:
    10.1016/j.molliq.2024.1259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Electrochemical Nickel-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Sp<sup>2</sup>–Sp<sup>3</sup> Cross-Coupling
    作者:Takaoki Koyanagi、Ananda Herath、Ashley Chong、Maxim Ratnikov、Andrew Valiere、Jim Chang、Valentina Molteni、Jon Loren
    DOI:10.1021/acs.orglett.8b04090
    日期:2019.2.1
    been developed using redox-active esters prepared in situ from alkyl carboxylates and N-hydroxyphthalimide tetramethylur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PITU). This undivided cell one-pot method enables C–C bond formation using inexpensive, benchtop-stable reagents with isolated yields up to 95%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which includes nitrile, ketone, ester, alkene and selectivity over other aromatic
    使用由烷基羧酸盐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PITU)原位制备的氧化还原活性酯,开发了一种一锅式电化学镍催化的脱羧sp 2 -sp 3交叉偶联反应 。这种无分隔的单元一锅法可使用廉价的台式稳定剂实现C-C键的形成,分离出的收率高达95%,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其中包括腈,酮,酯,烯烃和对其他芳香族卤素的选择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