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phenylprop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phenylprop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
1-(3-phenylprop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21N
mdl
——
分子量
251.371
InChiKey
ZIFKNYPBHUTZE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phenylprop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三氟甲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5-(1,2,3,4-tetrahydronaphthalen-1-yl)-3,4-dihydroisoquinolin-1(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开环碳阳离子中间体的双质子化稳定作用:四氢异喹啉向三芳基甲烷的转化。
    摘要:
    通过C–N键断裂,Friedel–Crafts烷基化,C–O键断裂和亲电芳族酰胺化反应的串联反应,超酸促进了四氢异喹啉向三芳基甲烷的转化。阳离子的形成对于稳定开环的碳阳离子中间体很重要,这是双质子化在反应机理中的新作用。
    DOI:
    10.1039/d0cc01969k
  • 作为产物:
    描述:
    4-苯基丁酸甲醇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氯化亚砜四磷十氧化物磷酸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17h, 生成 1-(3-phenylprop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甲酸酯活化率的提高使得能够合成四环苯并内酰胺:8-氧代berbines及其5和7元C环同系物
    摘要:
    开发了直接酰胺化芳族环系N-氨基甲酰基四氢异喹啉底物的途径。该途径使人们能够普遍获得8-氧小ber碱及其5和7元C环同系物。它克服了导致异喹啉主链破坏的不希望的串联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在我们先前报道的超酸性氨基甲酸酯活化方法下不可避免地发生。
    DOI:
    10.1039/d0ob02096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protonative stabilization of ring-opened carbocationic intermediates: conversion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 to triarylmethanes
    作者:Hiroaki Kurouchi
    DOI:10.1039/d0cc01969k
    日期:——
    Superacid-promoted conversion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s to triarylmethanes via tandem reactions of C–N bond scission, 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C–O bond scission, and electrophilic aromatic amidation was developed. Dication formation was important for stabilizing the ring-opened carbocationic intermediate, which is a new role for diprotonation in reaction mechanisms.
    通过C–N键断裂,Friedel–Crafts烷基化,C–O键断裂和亲电芳族酰胺化反应的串联反应,超酸促进了四氢异喹啉向三芳基甲烷的转化。阳离子的形成对于稳定开环的碳阳离子中间体很重要,这是双质子化在反应机理中的新作用。
  • Enhancement of the carbamate activation rate enabled syntheses of tetracyclic benzolactams: 8-oxoberbines and their 5- and 7-membered C-ring homologues
    作者:Hiroaki Kurouchi
    DOI:10.1039/d0ob02096f
    日期:——
    A route to the direct amidation of aromatic-ring-tethered N-carbamoyl tetrahydroisoquinoline substrates was developed. This route enabled general access to 8-oxoberberines and their 5- and 7- membered C-ring homologues. It overcomes the undesired tandem side-reactions that result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isoquinoline backbone, which inevitably occurred under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superacidic carbamate
    开发了直接酰胺化芳族环系N-氨基甲酰基四氢异喹啉底物的途径。该途径使人们能够普遍获得8-氧小ber碱及其5和7元C环同系物。它克服了导致异喹啉主链破坏的不希望的串联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在我们先前报道的超酸性氨基甲酸酯活化方法下不可避免地发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