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vinylimidazolium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vinylimidazolium
英文别名
1-vinylimidazole;1-ethenylimidazole;hydron
1-vinylimidazolium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5H7N2
mdl
——
分子量
95.124
InChiKey
OSSNTDFYBPYIEC-UHFFFAOYSA-O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9.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溴正己醇1-vinylimidazolium 反应 6.0h, 以82%的产率得到1-(6-hydroxyhexyl)-3-vinylimidazol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抗菌应用的氧化还原反应性含二茂铁的聚离子液体
    摘要:
    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客体化学,开发了具有二茂铁(Fc)的咪唑鎓型离子液体(ILs)和相应的具有可调抗菌活性的聚离子液体(PIL)膜。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了Fc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和大肠杆菌(E. coli)的抗菌活性的影响。由于活性氧(ROS)的产生,Fc基团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含Fc的IL的抗菌效率。Fc电化学氧化为Fc +Fc和β-CD之间通过宿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包涵体复合物降低了ILs和PIL膜的抗菌活性。Fc +电化学还原成Fc或将Fc从β-CD腔中排除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抗菌活性。此外,所有含Fc的PIL膜均显示出相对较低的溶血活性,并且对人细胞无细胞毒性,表明在局部应用中具有临床可行性。
    DOI:
    10.1007/s11426-018-934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