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methoxyphenyl)-4-methyl-3-pentan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methoxyphenyl)-4-methyl-3-pentanone
英文别名
2-(2-Methoxyphenyl)-4-methylpentan-3-one;2-(2-methoxyphenyl)-4-methylpentan-3-one
2-(2-methoxyphenyl)-4-methyl-3-pentan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8O2
mdl
——
分子量
206.285
InChiKey
ZSJXNEQUZDWPT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3-戊酮2-氯苯甲醚二叔丁基新戊基膦 、 palladium diacetate 、 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2%的产率得到2-(2-methoxyphenyl)-4-methyl-3-pent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叔丁基新戊基膦 (DTBNpP):钯催化的酮的 α-芳基化中的有效配体
    摘要:
    二叔丁基新戊基膦 (DTBNpP) 和醋酸钯 (II) 为酮的 α-芳基化提供了有效的催化体系。在 50 °C 的甲苯中使用 0.25–0.5 mol-% Pd(OAc)2/DTBNpP 将芳基溴与酮偶联,而芳基氯需要更高的催化剂负载量 (0.5-2.0 mol-%) 和更高的温度 (80 °C) C)。使用 Pd/DTBNpP 系统将 2-溴苯酚与酮偶联为苯并呋喃的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
    DOI:
    10.1002/ejoc.20140247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i>tert</i>-butylneopentylphosphine (DTBNpP): An Efficient Ligand in the Palladium-Catalyzed α-Arylation of Ketones
    作者:Steven M. Raders、Jessica M. Jones、Jeffrey G. Semmes、Steven P. Kelley、Robin D. Rogers、Kevin H. Shaughnessy
    DOI:10.1002/ejoc.201402474
    日期:2014.11
    palladium(II) acetate provide an efficient catalytic system for the α-arylation of ketones. Aryl bromides were coupled with ketones using 0.25–0.5 mol-% Pd(OAc)2/DTBNpP in toluene at 50 °C, whereas aryl chlorides required a higher catalyst loading (0.5–2.0 mol-%) and a higher temperature (80 °C). Coupling of 2-bromophenol with ketones using the Pd/DTBNpP system provides an efficient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二叔丁基新戊基膦 (DTBNpP) 和醋酸钯 (II) 为酮的 α-芳基化提供了有效的催化体系。在 50 °C 的甲苯中使用 0.25–0.5 mol-% Pd(OAc)2/DTBNpP 将芳基溴与酮偶联,而芳基氯需要更高的催化剂负载量 (0.5-2.0 mol-%) 和更高的温度 (80 °C) C)。使用 Pd/DTBNpP 系统将 2-溴苯酚与酮偶联为苯并呋喃的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