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H-benzo-1,2,3-triazol-1-yl)propane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H-benzo-1,2,3-triazol-1-yl)propanenitrile
英文别名
2-(Benzotriazol-1-yl)propanenitrile
2-(1H-benzo-1,2,3-triazol-1-yl)propane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8N4
mdl
——
分子量
172.189
InChiKey
NQFBWAWGSFTRB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54.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406石油添加剂2-溴丙腈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otassium tert-butylate 、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9.5h, 以88%的产率得到2-(1H-benzo-1,2,3-triazol-1-yl)propa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激发的室温 (sp 3 )C–N 耦合
    摘要:
    报道了一种简单的非光化学程序,用于 Cu(I) 催化的脂肪族卤化物与胺和酰胺的 C-N 偶联。该过程大致基于 Goldberg 反应,但在室温下很容易发生。它使用 Cu(I)Br,一种常用且廉价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预催化剂,以及廉价的配体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通过内球电子转移激活底物的 R-X 键。该过程在一系列卤代烷底物与杂环芳香胺和酰胺之间形成了高效的 C-N 键。通过应用计算方法阐明的偶联步骤的机制通过独特的 Cu(I) → Cu(II) → Cu(III) → Cu(I) 催化循环进行,涉及 (a) 球内电子从 Cu(I) 转移到卤代烷以生成烷基;(b) N-亲核试剂和自由基与 Cu(II) 的连续配位;最后是还原消除。在不存在亲核试剂的情况下,发生烷基卤的脱溴均偶联。对照实验排除了C-N 键形成的S N型机制。
    DOI:
    10.1021/acs.joc.1c01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Inspired Room Temperature (sp<sup>3</sup>)C–N Coupling
    作者:Alfred. K. K. Fung、Li-Juan Yu、Michael S. Sherburn、Michelle L. Coote
    DOI:10.1021/acs.joc.1c01029
    日期:2021.7.16
    C–N bond formation between a range of alkyl halide substrates with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and amides. The mechanism of the coupling step, which was elucidated through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proceeds via a unique Cu(I) → Cu(II) → Cu(III) → Cu(I) catalytic cycle, involving (a) inner-spher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Cu(I) to the alkyl halide to generate the alkyl radical; (b) successive
    报道了一种简单的非光化学程序,用于 Cu(I) 催化的脂肪族卤化物与胺和酰胺的 C-N 偶联。该过程大致基于 Goldberg 反应,但在室温下很容易发生。它使用 Cu(I)Br,一种常用且廉价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预催化剂,以及廉价的配体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通过内球电子转移激活底物的 R-X 键。该过程在一系列卤代烷底物与杂环芳香胺和酰胺之间形成了高效的 C-N 键。通过应用计算方法阐明的偶联步骤的机制通过独特的 Cu(I) → Cu(II) → Cu(III) → Cu(I) 催化循环进行,涉及 (a) 球内电子从 Cu(I) 转移到卤代烷以生成烷基;(b) N-亲核试剂和自由基与 Cu(II) 的连续配位;最后是还原消除。在不存在亲核试剂的情况下,发生烷基卤的脱溴均偶联。对照实验排除了C-N 键形成的S N型机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立必利 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 苯并三氮唑-5-甲酸乙酯 苯并三氮唑-1-基吡咯烷-1-基甲硫酮 苯并三唑-D4 苯并三唑-5(6)-甲磺酸 苯并三唑-1-羧硫代酸烯丙基酰胺 苯并三唑-1-羧硫代酸(furan-2-ylmethyl)酰胺 苯并三唑-1-羧硫代酸 2-噻唑基酰胺 苯并三唑-1-碳酰氯 苯并三唑-1-甲酰胺 苯并三唑-1-基甲基-环戊基-胺 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鏻 苯并三唑-1-基丙-2-烯基碳酸酯 苯并三唑-1-基(四氢-1H-1,4-恶嗪-4-基)甲亚胺 苯并三唑-1-亚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羟基苯并三氮唑活性酰胺 羟基苯并三氮唑活性酯 羟基苯并三唑 甲基4-氨基-1H-苯并三唑-6-羧酸酯 甲基1-乙基-1H-苯并三唑-6-羧酸酯 氯化1-(1H-苯并三唑-1-基甲基)-3-甲基哌啶正离子 曲苯的醇 异乔木萜醇乙酸酯 多肽试剂TCTU 四丁基苯并三唑盐 吡唑并苯并[1,2-a]三唑 双(1H-苯并三唑-5-胺)硫酸盐 双(1-苯并[d]三唑)碳酸酯 双(1-(苯并三唑-1-基)-2-甲基丙基)胺 卡特缩合剂 伏罗唑 伏罗唑 伏氯唑 二苯并-1,3a,4,6a-四氮杂并环戊二烯 二(苯并三唑-1-基甲基)胺 二(苯并三唑-1-基氧基)-甲基膦 二(苯并三唑-1-基)甲亚胺 二(1H-苯并三唑-1-基)甲酮 二(1-苯并三唑基)草酸酯 二(1-苯并三唑基)甲硫酮 乙醇,2-(2-噻唑基甲氧基)- 乙酮,2-[(3-甲基-2-吡啶基)氨基]-1-苯基- 三环唑 三氮唑杂质1 三-(1-苯并三唑基)甲烷 三(苯并三唑-1-基甲基)胺 [2-(6-硝基-1H-苯并三唑-1-基)-2-硫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1-(4-吗啉)丙基]苯骈三氮唑 [(1S)-3-甲基-1-[(6-硝基-1H-苯并三唑-1-基)硫酮甲基]丁基]氨基甲酸叔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