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萘基-1-乙醇 | 15914-84-8

中文名称
(S)-(-)-1-萘基-1-乙醇
中文别名
(S)-(-)-α-甲基-1-萘甲醇;(S)-(-)-Α-甲基-1-萘甲醇;S-(-)-1-(1-萘基)乙醇;(S)-1-(1-萘基)乙醇;(S)-1-萘基-1-乙醇
英文名称
(S)-1-(1-Naphthyl)ethanol
英文别名
(S)-1-(naphthalen-1-yl)ethan-1-ol;1-(1-naphthyl)ethanol;(1S)-1-naphthalen-1-ylethanol
(S)-(-)-1-萘基-1-乙醇化学式
CAS
15914-84-8
化学式
C12H12O
mdl
——
分子量
172.227
InChiKey
CDRQOYRPWJULJN-VIFPVBQ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7-49 °C(lit.)
  • 比旋光度:
    -77 º (C=1 IN MEOH)
  • 沸点:
    165°C/11mmHg(lit.)
  • 密度:
    1.113±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按规定使用,避免接触氧化剂,以免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类别码:
    R22,R24/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6299090
  • 安全说明:
    S22,S24/2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2,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密闭、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c3f7d4fcf4c836c8a79f2ffebdb8cfae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S)-(-)-α-甲基-1-萘甲醇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S)-(−)-1-(1-Naphthyl)ethanol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S)-(−)-1-(1-Naphthyl)ethanol
别名
: C12H12O
分子式
: 172.22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47 - 49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化学酶法利用转氨酶和酮还原酶合成拟钙剂西那卡塞的方法
    摘要:
    已经探索了几种化学酶促途径来制备拟钙剂西那卡塞。事实证明,转氨酶(TAs)和酮还原酶(KRED)是用于制备关键旋光前体的有用生物催化剂。因此,1-乙酰萘酮的不对称胺化反应产生了对映纯(R)-胺,可将其一步烷基化以生成西那卡塞。另外,对相同的酮进行生物还原可产生对映纯(S)-醇,很容易将其转化为对映体(R))-胺。此外,将KRED及其辅因子共固定在同一多孔表面上可有效地进行还原。在连续5个操作周期后,这种自给自足的异质生物催化剂呈现出675个辅助因子的累积总周转数(TTN)。最后,在制备规模的合成中,基于TA的方法在水性介质中进行,并分两步完成对映纯西那卡塞,总收率为50%。
    DOI:
    10.1002/adsc.201701485
  • 作为产物:
    描述:
    1-萘乙酮potassium tert-butylate氢气 、 C22H29BrMnN2O2P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50.0 ℃ 、7.0 MPa 条件下, 反应 20.0h, 以97%的产率得到(S)-(-)-1-萘基-1-乙醇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二齿和三齿配体测试主链长度在锰催化不对称氢化中的作用
    摘要:
    由基于简单烷烃-二基的 P,N (Ph 2 PCH(CH 3 )(CH 2 ) m CH(CH 3 )NHC 2 H 5 ; m  = 0, 1) 和潜在的三齿 P,N,N ( Ph 2 PCH(CH 3 )(CH 2 ) m CH(CH 3 )NH(CH 2 ) n N(CH 3 ) 2 ; m  = 0, 1; n = 2, 3) 型配体已合成并在酮的不对称氢化中进行了测试。结合配位和催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P,N,N 型化合物的 NN 系链长度在决定化学选择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 PN 骨架的长度已被证明会影响催化活性。含有 P、N、N 配体的 Mn 催化剂具有适当的系链长度(m  = 0,n  = 1)提供高对映选择性(高达 95% ee) 和在苯乙酮衍生物的不对称氢化中的活性。证明了苯乙酮底物的取代和反应条件的影响。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提出了解释对映选择性起源的定性模型。
    DOI:
    10.1016/j.mcat.2022.1125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acyl transfer: the case for 4-PPY with a C-3 carboxamide peptide auxiliary based on synthesis and modelling studies
    作者:Rudy E. Cozett、Gerhard A. Venter、Maheswara Rao Gokada、Roger Hunter
    DOI:10.1039/c6ob01991a
    日期:——
    and evaluated in the kinetic resolution of a small library of chiral benzylic secondary alcohols. A key design element was the incorporation of a tryptophan residue in the peptide side chain for promoting π-stacking between peptide side chain and the pyridinium ring of the N-acyl intermediate, in which modelling was used as a structure-based guiding tool. Together, a catalyst containing a LeuTrp-N-Boc
    已经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基于肽的侧链的4-吡咯烷二吡啶(4-PPY)C-3羧酰胺,并在手性苄基仲醇小文库的动力学拆分中进行了评估。一个关键的设计元素是在肽侧链中掺入一个色氨酸残基,以促进N-酰基中间体的肽侧链和吡啶鎓环之间的π堆积,其中建模被用作基于结构的指导工具。一起,含有LeuTrp-催化剂Ñ -Boc侧链(催化剂8)经鉴定,实现小号-值高达10,并略有超过10。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模的过渡状态模型来解释对映选择性的起源。这项研究确立了建模作为对映选择性优化的基于结构的指导工具的有用性,以及为大规模拆分工作开发可扩展的基于肽的DMAP型催化剂的潜力。
  • Discovery of Dipeptide-Derived Catalysts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methylzinc to Aldehydes
    作者:Seock Yong Kang、Yong Sun Park
    DOI:10.1002/ejoc.201200063
    日期:2012.3
    new class of modular chiral catalysts derived from various amino acid-L-Pro dipeptides was prepared, and the catalysts were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catalyze the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dimethylzinc to aromatic aldehydes. Dipeptides derived from L-Asp-L-Pro were identified as effective catalysts for the addi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up to 97:3 er and 95 % yield.
    制备了一类新的模块化手性催化剂,这些催化剂来源于各种氨基酸-L-Pro 二肽,并测试了催化剂催化二甲基锌对芳香醛的对映选择性加成的能力。源自 L-Asp-L-Pro 的二肽被确定为在室温下添加的有效催化剂,效率高达 97:3,产率为 95%。
  •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of Alcohols by Enantioselective Silylation Enabled by Two Orthogonal Transition‐Metal Catalysts
    作者:Jan Seliger、Martin Oestreich
    DOI:10.1002/anie.202010484
    日期:2021.1.4
    A nonenzymatic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of acyclic and cyclic benzylic alcohols is reported. The approach merges rapid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alcohol racemization and enantioselective Cu‐H‐catalyzed dehydrogenative Si‐O coupling of alcohols and hydrosilanes. The catalytic processes are orthogonal, and the racemization catalyst does not promote any background reactions such as the racemization
    报道了无环和环状苯甲醇的非酶动态动力学拆分。该方法融合了快速过渡金属催化的醇外消旋化和对映选择性 Cu-H 催化的醇和氢硅烷的脱氢 Si-O 偶联。催化过程是正交的,并且外消旋催化剂不会促进任何背景反应,例如甲硅烷基醚的外消旋及其非选择性形成。常用的钌半夹心配合物并不合适,但双功能钌钳形配合物完美地实现了这一目的。由此,可以高产率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水平实现外消旋醇混合物的对映选择性硅烷化。
  • Iron- and Cobalt-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silylation of Ketones and Enones with Bis(oxazolinylphenyl)amine Ligands
    作者:Tomohiko Inagaki、Le Thanh Phong、Akihiro Furuta、Jun-ichi Ito、Hisao Nishiyama
    DOI:10.1002/chem.200903118
    日期:2010.3.8
    Chiral bis(oxazolinylphenyl)amines proved to be efficient auxiliary ligands for iron and cobalt catalysts with high activity for asymmetric hydrosilylation of ketones and asymmetric conjugate hydrosilylation of enones.
    手性双(恶唑啉基苯基)胺被证明是铁和钴催化剂的有效辅助配体,对酮的不对称氢化硅烷化和烯酮的不对称共轭氢化硅烷化具有高活性。
  • Iridium and Rhod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Enantiopure Primary Amine-Tethered <i>N</i>-Heterocyclic Carben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Reactivity, and Catalytic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作者:Kai Y. Wan、Florian Roelfes、Alan J. Lough、F. Ekkehardt Hahn、Robert H. Morris
    DOI:10.1021/acs.organomet.7b00915
    日期:2018.2.12
    a bimetallic iridium compound with (S,S)-11 as the bridging ligand. This compound contains interesting NH···Cl and NH···Ir noncovalent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Salt (S,S)-12·HPF6 reacts with silver oxide to yield [Ag2((S,S)-12)2](PF6)2 (20). Reagent 20 serves as an efficient transmetalation reagent to deliver to each rhodium in [RhCl(cod)]2 1 equiv of (S,S)-12 as a bidentate ligand to give [Rh(cod)((S
    咪唑鎓盐[(S,S)-t BuNC 3 H 3 NCHPhCHPhNH 2 ] PF 6,(S,S)-11· HPF 6是对映纯的“ Kaibene”配体t Bu-Kaibene ((S,S)-11在N-杂环卡宾(NHC)环-氮原子上具有叔丁基。通过将手性环状氨基磺酸酯与1-叔丁基咪唑回流,可以高产率和高纯度地制备它。同样((S,S)-12·在咪唑鎓环氮原子上具有异氰酸酯基的HPF 6以相同的方式制备,并用作Mes-Kaibene,(S,S)-12的来源。这些双齿Kaibene配体具有NHC和被手性接头隔开的伯胺。盐(S,S)-11· HPF 6或(S,S)-12· HPF 6与碱和AgI或CuI反应生成总共四个M(Kaibene) 2I化合物(M = Ag或Cu)。在22°C下,胺官能化的咪唑鎓阳离子经过氧化加成到[IrCl(cod)] 2(cod = 1,5-环辛二烯)中的铱(I),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