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异戊硫醇 | 541-31-1

中文名称
异戊硫醇
中文别名
3-甲基-1-丁硫醇;异戊基硫醇;3-甲-1-丁硫醇;异戊酯硫醇
英文名称
3-methylbutanethiol
英文别名
3-methylbutane-1-thiol;3-methyl-1-butanethiol;isoamyl mercaptan;3-methylbutan-1-thiol;isopentylmercaptan;1-mercapto-3-methyl butane;3-Methyl-1-butanthiol;isopentane thiol
异戊硫醇化学式
CAS
541-31-1
化学式
C5H12S
mdl
MFCD00004899
分子量
104.216
InChiKey
GIJGXNFNUUFEG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3.51°C
  • 沸点:
    120 °C
  • 密度:
    0.835 g/mL at 25 °C(lit.)
  • 闪点:
    65 °F
  • 溶解度:
    溶于氯仿
  • LogP:
    2.67
  • 物理描述:
    colourless liquid with odour of onion or glue
  • 蒸汽压力:
    20.32 mmHg
  • 折光率:
    1.439-1.447
  • 保留指数:
    768
  • 稳定性/保质期:
    1. **稳定性**:稳定。 2. **禁配物**:碱、强氧化剂、碱金属。 3.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4. **聚合危害**:不聚合。 5. **分解产物**:硫化氢。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Xn,F
  • 安全说明:
    S16,S26,S3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6/37/38,R11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090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28 3/PG 2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3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并与氧化剂、碱类、碱金属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应采用防爆型照明和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SDS

SDS:761a93de6c3badc7b6fac3ad381f5311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异戊硫醇;3-甲基-1-丁硫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Isoamyl mercaptan;3-Methyl-1-butanethiol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541-31-1
分子式: C 5 H 12 S
分子量: 104.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异戊硫醇;3-甲基-1-丁硫醇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异戊硫醇 100 541-3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或遇酸易产生有毒的硫氧化物气体。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 可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氧化硫。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用水灭火无效。
闪点(℃): 18(O.C)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碱金属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水白色到淡黄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pH: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117
相对密度(水=1): 0.8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18(O.C)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5 H 12 S
分子量: 104.21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硫的有机化合物。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碱、强氧化剂、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氧化硫。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2117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2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毒性:GRAS(FEMA)。

使用限量(FEMA mg/kg):

  • 焙烤制品、无醇饮料、早餐谷物、冷饮、调味汁、肉制品、乳制品、软糖、汤品、甜沙司:0.1~5.0
  • 调味香料:0.2~2.0

类别:易燃液体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会燃烧;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硫氧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需通风、低温且干燥,应与氧化剂和酸类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或泡沫。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异戊硫醇吡啶 作用下, 生成 二异戊基二硫醚
    参考文献:
    名称:
    Kametani et al., Yakugaku Kenkyu, 1959, vol. 31, p. 60,7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ord, Chemische Berichte, 1919, vol. 52, p. 1209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哌啶phosphorus 、 sulfur 、 异戊硫醇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25%的产率得到1,2,3,4-tetrathio-1,2,3,4-tetrathioxotetraphosphetane tetrakis(piperidinium) salt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etraalkylammonium salts of 1,2,3,4-tetramercapto-1,2,3,4-tetrathioxotetraphosphetane based on white phosphorus
    摘要:
    The reaction of P-4 with sulfur, 3-methylbutane-1-thiol and alkylamines yields tetraalkylammonium salts of tetraphosphetane previously unknow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tetrakis(triethylammonium) salt of 1,2,3,4-tetramercapto-1,2,3,4-tetrathioxotetraphosphetane i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DOI:
    10.1070/mc2005v015n01abeh0019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oron Lewis Acid-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Hydrothiolation of Conjugated Dienes with Thiols
    作者:Gautam Kumar、Zheng-Wang Qu、Soumen Ghosh、Stefan Grimme、Indranil Chatterjee
    DOI:10.1021/acscatal.9b04647
    日期:2019.12.6
    tris(pentafluorophenyl)borane, B(C6F5)3, and BF3·Et2O are shown to catalyze the regioselective hydrothiol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terminal 1-aryl-1,3-dienes. In the case of internal 1,3-dienes, B(C6F5)3 is by far the better catalyst than BF3·Et2O. The process features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broad scope, and low catalyst loading, and it can be scaled up quickly over a short reaction time. The reactions are rate-limited
    报道了用于合成仲和叔烯丙基硫醚的无过渡金属的1,3-二烯氢硫醇化反应。硼路易斯酸三(五氟苯基)硼烷,B(C 6 F 5)3和BF 3 ·Et 2 O已显示出催化范围广泛的末端1-芳基-1,3-二烯的区域选择性氢硫醇化反应。在内部1,3-二烯的情况下,与BF 3 ·Et 2相比,B(C 6 F 5)3是更好的催化剂。O.该工艺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催化剂用量低,并且可以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如高水平DFT计算所示,反应是通过1,3-二烯与硫醇-硼路易斯酸配合物的1-芳基定向质子化,然后将硫化物阴离子转移到所得的烯丙基阳离子上来进行的,从而限制了反应的速率。
  • Bifunctional Iminophosphorane 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Sulfa-Michael Addition to Unactivated α-Substituted Acrylate Esters
    作者:Alistair J. M. Farley、Christopher Sandford、Darren J. Dixon
    DOI:10.1021/jacs.5b10226
    日期:2015.12.30
    The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sulfa-Michael addition of alkyl thiols to unactivated α-substituted acrylate esters catalyzed by a bifunctional iminophosphorane organocatalyst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described. The strong Brønsted basicity of the iminophosphorane moiety of the catalyst provides the necessary activation of the alkyl thiol pro-nucleophile, while the two tert-leucine residues flanking a
    描述了在温和条件下由双功能亚氨基正膦有机催化剂催化的烷基硫醇与未活化的 α-取代丙烯酸酯的高度对映选择性磺基-迈克尔加成反应。催化剂亚氨基正膦部分的强布朗斯台德碱性为烷基硫醇亲核试剂提供了必要的活化,而中央硫脲氢键供体侧翼的两个叔亮氨酸残基促进了瞬态烯醇中间体质子化过程中的高对映选择性. 该反应在烷基硫醇、酯部分和 α,β-不饱和酯的 α-取代基方面的范围很广,以优异的产率(高达 >99%)和对映选择性(高达到 96% ee),并且可以使用低至 0 的催化剂负载量进行十克放大。
  • POLYSUBSTITUTED BENZEN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申请人:Genifarm Laboratories Inc
    公开号:US20200361893A1
    公开(公告)日:2020-11-19
    A polysubstituted benzene compou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The compound has a formula I or I′, where X represents carbon, sulfur, or oxygen; R 1 represents a C 1-16 alkyl, C 2-16 alkenyl, or C 2-10 alkynyl; R 2 represents hydrogen, halogen, C 1-16 alkyl, C 2-16 alkenyl, or C 2-10 alkynyl; or an aryl group or a substituted aryl group by 1-5 groups selected from halogen, C 1-26 alkyl, C 1-3 halogenated alkyl, O—C 1-3 alkyl, hydroxyl, amino, nitro, cyano group, aldehyde group and ester group; or a heteroaryl group or a substituted heteroaryl group by 1-5 groups selected from halogen, C 1-26 alkyl, C 1-3 halogenated alkyl, O—C 1-3 alkyl, hydroxyl, amino, nitro, cyano group, aldehyde group and ester group; the heteroaryl group is a 3-10-membered heteroaryl group including N, S, O, or a combination thereof.
    一种多取代苯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该化合物具有式I或I',其中X代表碳、硫或氧;R1代表C1-16烷基、C2-16烯基或C2-10炔基;R2代表氢、卤素、C1-16烷基、C2-16烯基或C2-10炔基;或者是芳基或被1-5个来自卤素、C1-26烷基、C1-3卤代烷基、O—C1-3烷基、羟基、氨基、硝基、氰基、醛基和酯基的基团取代的芳基;或者是杂芳基或被1-5个来自卤素、C1-26烷基、C1-3卤代烷基、O—C1-3烷基、羟基、氨基、硝基、氰基、醛基和酯基的基团取代的杂芳基;所述杂芳基是包括N、S、O或其组合的3-10成员的杂芳基。
  • Two-step three-component process for one-pot synthesis of 8-alkylmercaptocaffeine derivatives
    作者:M. N. Soltani Rad、S. Maghsoudi
    DOI:10.1039/c6ra17814f
    日期:——
    A highly efficient, odourless and two-step three-component process for one-pot synthesis of some 8-alkylmercaptocaffeine derivatives has been described. The catalyst-free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alkyl bromides, thiourea, and 8-bromocaffeine gave 8-alkylmercaptocaffeine products in excellent to quantitative yields. In addition, the impact of parameters on sample reaction is discussed.
    已经描述了一种高效,无味,两步三组分法,用于一锅合成一些8-烷基巯基咖啡因衍生物。烷基溴,硫脲和8-溴咖啡因的无催化剂三组分反应以优异的定量收率得到了8-烷基巯基咖啡因产物。此外,还讨论了参数对样品反应的影响。
  • Ni-Catalyzed Cross-Electrophile Coupling of Aryl Triflates with Thiocarbonates via C–O/C–O Bond Cleavage
    作者:Zhaodong Zhu、Yuxin Gong、Weiqi Tong、Weichao Xue、Hegui Gong
    DOI:10.1021/acs.orglett.1c00313
    日期:2021.3.19
    A nickel-catalyzed reductive coupling of aryl triflates with thiocarbonates is reported here. Both electron-rich and -deficient aryl C(sp2)–O electrophiles as well as a class of O-tBu S-alkyl thiocarbonates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as evidenced by 49 examples. The reaction also proceeds with good chemoselective cleavage of the C–O bond with regard to thioesters. This work
    此处报道了芳基三氟甲磺酸酯与硫代碳酸酯的镍催化还原偶联。富电子和不足的芳基C(sp 2)-O亲电体以及一类O - t Bu S-烷基硫代碳酸酯都与优化的反应条件兼容,如49个实例所示。对于硫代酯,该反应还会以良好的C–O键化学选择性裂解来进行。这项工作拓宽了镍催化的还原交叉亲电子偶联反应的范围。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