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硝基苯基)-3-苯基脲 | 1932-32-7

中文名称
1-(4-硝基苯基)-3-苯基脲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nitrophenyl)-N'-phenylurea
英文别名
1-(4-nitrophenyl)-3-phenylurea;N-(p-Nitrophenyl)-N'-phenyl-harnstoff
1-(4-硝基苯基)-3-苯基脲化学式
CAS
1932-32-7
化学式
C13H11N3O3
mdl
MFCD00024600
分子量
257.249
InChiKey
QHHPMKKJBURYI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5-257 °C
  • 沸点:
    339.3±25.0 °C(Predicted)
  • 密度:
    1.41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3628b3048e2ad8d195e0cc8e80a0c135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硝基苯基)-3-苯基脲亚硝酰氯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66%的产率得到3-(4-nitrophenyl)-1-phenyl-1-nitroso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Substituent effects on nitrosation of 1,3-diarylureas with nitrosyl chloride, dinitrogen trioxide, and dinitrogen tetroxide.
    摘要:
    制备了28个对位取代和11个邻位取代的1,3-二芳基脲。测得的质子核磁共振(1H-NMR)谱图用于评估对位取代脲脲基质子的酸性并估计邻位取代分子的构象。两个脲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和酸度受1,3-二芳基脲中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加和性控制。16个对位取代二芳基脲与气体亚硝化试剂(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或亚硝酰氯)经亚硝化反应得到不稳定的1,3-二芳基-1-亚硝基脲[R1-C6H4-N(NO)-CO-NH-C6H4-R2]和1,3-二芳基-3-亚硝基脲[R1-C6H4-NH-CO-N(NO)-C6H4-R2]异构体混合物。每种亚硝化脲的异构体比例与原始脲1H-NMR谱图中两个脲基质子化学位移差(d[NH])相关。当d[NH]低于0.25 ppm(用NOCl)或0.45 ppm(用N2O3)时,获得了较好的线性关系(r(NOCl) = 0.943,n = 11;r(N2O3) = 0.869,n = 15)。当d[NH]高于0.25 ppm(用NOCl)或0.45 ppm(用N2O3)时,1-亚硝化异构体[R1-C6H4-N(NO)-CO-NH-C6H4-R2]是唯一产物。这些原理不能扩展到四氧化二氮。13个对位取代二芳基脲仅得到1-或3-亚硝化脲基衍生物作为唯一产物,只有4个得到亚硝化异构体混合物。测定了5种邻位取代1,3-二芳基脲的1H-NMR谱图用于构象分析。它们的构象似乎与对位取代二芳基脲不同。11个邻位取代1,3-二芳基脲与亚硝酰氯和四氧化二氮进行亚硝化反应。在许多情况下,亚硝基主要引入空间位阻较小的脲基氮,得到了1-和3-亚硝化脲的异构体混合物。
    DOI:
    10.1248/cpb.34.1950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基氰胺potassium phosphate原甲酸三乙酯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1-(4-硝基苯基)-3-苯基脲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无配体条件下使用负载在天然Natrolite沸石上的铜纳米粒子在水中 合成N-芳基脲并与芳基卤化物进行N-芳基化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新的合成N-芳基脲及其与芳基卤化物的N-芳基化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负载在天然Natrolite沸石上的铜纳米颗粒作为无配位条件下可重复使用的非均相催化剂。
    DOI:
    10.1039/c4ra0309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氮杂吖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申请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公开号:CN10669975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制备氮杂吖啶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氮杂吖啶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在空气条件下加入2‑氨基喹啉‑3‑甲酰胺化合物与溶剂,加热至反应温度,反应完毕后分离提纯得到多取代吖啶类衍生物,如下式所示;反应温度为100‑200℃;反应时间为1‑24h。本发明的氮杂吖啶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科学合理,合成过程简便易操作、合成产率高、产品易于纯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够抑制EGFR和Src的氮杂吖啶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它的药物活性及其用途。所述化合物如式II所示,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EGFR和Src活性抑制剂的制备以及由EGFR和Src活化介导的疾病治疗药的制备。
  • Probing 2 <i>H</i> ‐Indazoles as Templates for SGK1, Tie2, and SRC Kinase Inhibitors
    作者:Jens Schoene、Thais Gazzi、Peter Lindemann、Mathias Christmann、Andrea Volkamer、Marc Nazaré
    DOI:10.1002/cmdc.201900328
    日期:2019.8.20
    of N2-substituted aza-2H-indazol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kinase inhibitors. Guided by a rational ligand alignment approach to qualify the so-far underrepresented aza-2H-indazole scaffold, indazoles were connected at the N2 position with a phenyl spacer and an arylsulfonamide or amide linkage. Initial profiling against a panel of 30 kinases confirmed the in silico predicted selectivity bias. A synthesized
    新型脚手架的更广泛和系统的应用常常因缺乏短而可靠的合成通道而受阻。我们研究了一种设计和合成一系列N2取代的aza-2H-吲唑衍生物作为潜在激酶抑制剂的新策略。在合理的配体比对方法的指导下,对迄今代表性不足的aza-2H-吲唑支架进行鉴定,将吲唑在N2位与苯基间隔基和芳基磺酰胺或酰胺键连接。针对30种激酶的初步分析证实了计算机预测的选择性偏倚。合成的52个不同的aza-2H-吲唑衍生物的聚焦文库显示出对SGK1,Tie2和SRC激酶的良好初始选择性抑制作用,最佳代表的IC50值在500 nm范围内。
  • Practical Synthesis of <i>N</i>-Substituted Cyanamides via Tiemann Rearrangement of Amidoximes
    作者:Chia-Chi Lin、Tsung-Han Hsieh、Pen-Yuan Liao、Zhen-Yuan Liao、Chih-Wei Chang、Yu-Chiao Shih、Wen-Hsiung Yeh、Tun-Cheng Chien
    DOI:10.1021/ol403645y
    日期:2014.2.7
    A facile and general synthesis of various N-substituted cyanamides was accomplished by the Tiemann rearrangement of amidoximes with benzenesulfonyl chlorides (TsCl or o-NsCl) and DIPEA.
    通过用苯磺酰氯(TsCl或邻-NsCl)和DIPEA进行mid胺肟的Tiemann重排,可以轻松而通用地合成各种N-取代的氰胺。
  • FACILE CONVERSION OF 1,3-DISUBSTITUTED THIOUREAS TO THE CORRESPONDING UREAS BY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 (O<sub>2</sub><sup>·−</sup>) IN DIMETHYL SULFOXIDE
    作者:Yong Hae Kim、Gyu Hwan Yon、Hyung Jin Kim
    DOI:10.1246/cl.1984.309
    日期:1984.3.5
    Treatment of 1,3-disubstituted thioureas with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 (O2·−) at 20 °C in dimethyl sulfoxide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1,3-disubstituted ureas in excellent yields. The desulfurization appears to proceed by the formation of peroxy-sulfur intermediates such as peroxy-sulfenate, -sulfinate and/or -sulfonate.
    在 20 °C 的二甲基亚砜中用超氧自由基阴离子 (O2·-) 处理 1,3-二取代硫脲导致以极好的产率形成 1,3-二取代脲。脱硫似乎是通过形成过氧-硫中间体如过氧-亚磺酸盐、-亚磺酸盐和/或-磺酸盐进行的。
  • Direct Conversion of Carboxylic Acids to Various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 the One-Pot Exploiting Curtius Rearrangement
    作者:Arun Kumar、Naveen Kumar、Ritika Sharma、Gaurav Bhargava、Dinesh Mahajan
    DOI:10.1021/acs.joc.9b01697
    日期:2019.9.6
    developed methodology rendered the use of carboxylic acids as a direct surrogate of primary amines, for the synthesis of primary ureas, secondary/tertiary ureas, O/S-carbamates, benzoyl ureas, amides, and N-formyls, exploiting the Curtius reaction. This approach has a potential to provide a diversified library of N-containing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a single carboxylic acid, based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使用常规合成方法将灭活的羧酸单锅多步转化为各种含N的化合物的过程。发达的方法论使用羧酸作为伯胺的直接替代品,利用库尔蒂斯(Curtius)反应合成伯脲,仲/叔脲,O / S-氨基甲酸酯,苯甲酰脲,酰胺和N-甲酰基。基于亲核试剂的选择,该方法具有提供从单一羧酸开始提供多样化的含N化合物库的潜力。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