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丁基-1H-苯并咪唑-2-硫醇 | 67624-27-5

中文名称
1-丁基-1H-苯并咪唑-2-硫醇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utylbenzimidazoline-2-thione
英文别名
1-butyl-1,3-dihydro-benzoimidazole-2-thione;1-Butyl-1H-benzoimidazole-2-thiol;3-butyl-1H-benzimidazole-2-thione
1-丁基-1H-苯并咪唑-2-硫醇化学式
CAS
67624-27-5
化学式
C11H14N2S
mdl
MFCD00550322
分子量
206.312
InChiKey
OVTQTPRJINYNI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3
  • 拓扑面积:
    47.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丁基-1H-苯并咪唑-2-硫醇 在 Rose Bengal sodium salt 、 氧气 、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80%的产率得到1-丁基-1H-苯并咪唑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诱导的亚硫酰基对2-巯基苯并咪唑的好氧氧化脱硫
    摘要:
    发现温和的不含过渡金属的无毒需氧光氧化还原系统可实现2-巯基苯并咪唑的高效脱硫。这种可行的催化系统包括低催化剂含量的Rose Bengal作为光敏剂,以及廉价的无毒NaCl(催化量)作为添加剂,并与氧气气氛相结合。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替代途径,可以以通常的高收率获得各种苯并咪唑和氘代苯并咪唑产品,并且对各种合成和药学上有用的功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机理研究表明,单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都可能在初始步骤发生,并且亚硫酰基自由基中间体参与了关键的脱硫过程。
    DOI:
    10.1039/d0gc02269a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两步一锅法直接从 2-烷基氨基硝基芳烃合成各种 1-烷基苯并咪唑衍生物
    摘要:
    N-烷基-2-硝基苯胺用三丁基膦脱氧形成中间体 2-(烷基氨基)芳基亚氨基正膦,无需分离即可与 CS 2 、CO 2 、烷基进行各种环缩合反应异氰酸酯、酰氯、酸酐或酯。一种简单、方便的一锅法以良好至优异的产率提供了在 C2 官能化的不对称取代的 1-烷基苯并咪唑的衍生物。该方法不需要使用金属、敏感催化剂或压力。
    DOI:
    10.1002/jhet.48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o, S. Srinivas; Mahesh, Putluru; Reddy, Ch. Venkata Ramana,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15, vol. 54B, # 5, p. 698 - 702
    作者:Rao, S. Srinivas、Mahesh, Putluru、Reddy, Ch. Venkata Ramana、Dubey
    DOI:——
    日期:——
  • Rao, S. Srinivas; Reddy, Ch Venkata Ramana; Dubey,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15, vol. 54B, # 6, p. 829 - 832
    作者:Rao, S. Srinivas、Reddy, Ch Venkata Ramana、Dubey
    DOI:——
    日期:——
  • Lee, Tae Ryong; Kim, Kyongtae,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89, vol. 26, p. 747 - 751
    作者:Lee, Tae Ryong、Kim, Kyongtae
    DOI:——
    日期:——
  • Dental compositions
    申请人:KURARAY CO., LTD.
    公开号:EP0155812B1
    公开(公告)日:1991-09-11
  • Antireflective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tirefl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申请人:Fukushige Yuuichi
    公开号:US20080234461A1
    公开(公告)日:2008-09-25
    An antireflective film comprising: a support; and at least one layer including an antireflective layer,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said at least one layer laminated on the support is a layer form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curing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combination of a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with at least one compound selected from two or more kinds of initiator assistants and further containing an ionizing radiation curable compoun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