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脱氧-1-(L-谷氨酰)-D-果糖 | 31105-01-8

中文名称
1-脱氧-1-(L-谷氨酰)-D-果糖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deoxy-1-<(1L)-1,3-dicarboxypropylamino>-D-fructose
英文别名
N-(1-deoxy-D-fructos-1-yl)-L-glutamic acid;L-Glutamic acid, N-(1-deoxy-D-fructos-1-yl)-;(2S)-2-[[(3S,4R,5R)-3,4,5,6-tetrahydroxy-2-oxohexyl]amino]pentanedioic acid
1-脱氧-1-(L-谷氨酰)-D-果糖化学式
CAS
31105-01-8
化学式
C11H19NO9
mdl
——
分子量
309.273
InChiKey
PUFNBARRTADWAC-AJGMQJJ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51.5±60.0 °C(Predicted)
  • 密度:
    1.571±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微溶于水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10

SDS

SDS:11b8a236cbf4a9269434da9d2e100473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葡萄糖1-脱氧-1-(L-谷氨酰)-D-果糖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果糖基-甘氨酸
    参考文献:
    名称:
    Analysis of Amadori Compounds by High-Performance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摘要:
    研究发现,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与串联质谱法或电化学检测相结合,是分析源自己糖和戊糖的阿马多尔里化合物的有效工具。该方法可快速分离和鉴定阿莫多利化合物,同时受益于众所周知的质谱优势,如特异性和灵敏度。利用这种新方法分离或鉴别了多种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和谷氨酸)的葡萄糖和木糖衍生阿马多尔里化合物。该方法适用于模型反应混合物和食品的分析。结果发现,果糖基谷氨酸是番茄干中的主要 Amadori 化合物(1.5 克/100 克),果糖基脯氨酸是杏干中的主要 Amadori 化合物(0.2 克/100 克)。木糖和甘氨酸在 90 °C(pH 值 6)下反应 2 小时后,木糖基甘氨酸迅速生成(∼12 摩尔%,15 分钟),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减少。这是对戊糖衍生的 Amadori 化合物的首次分析,标志着在研究这些易变的 Maillard 中间体的发生、形成和分解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DOI:
    10.1021/ac048925a
  • 作为产物:
    描述:
    L-谷氨酸葡萄糖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1-脱氧-1-(L-谷氨酰)-D-果糖
    参考文献:
    名称:
    Analysis of Amadori Compounds by High-Performance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摘要:
    研究发现,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与串联质谱法或电化学检测相结合,是分析源自己糖和戊糖的阿马多尔里化合物的有效工具。该方法可快速分离和鉴定阿莫多利化合物,同时受益于众所周知的质谱优势,如特异性和灵敏度。利用这种新方法分离或鉴别了多种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和谷氨酸)的葡萄糖和木糖衍生阿马多尔里化合物。该方法适用于模型反应混合物和食品的分析。结果发现,果糖基谷氨酸是番茄干中的主要 Amadori 化合物(1.5 克/100 克),果糖基脯氨酸是杏干中的主要 Amadori 化合物(0.2 克/100 克)。木糖和甘氨酸在 90 °C(pH 值 6)下反应 2 小时后,木糖基甘氨酸迅速生成(∼12 摩尔%,15 分钟),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减少。这是对戊糖衍生的 Amadori 化合物的首次分析,标志着在研究这些易变的 Maillard 中间体的发生、形成和分解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DOI:
    10.1021/ac048925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alysis of the 220-MHz, P.M.R. spectra of some products of the amadori and heyns rearrangements
    作者:Johannes H. Altena、Godefridus A.M. van den Ouweland、Cornelis J. Teunis、Sing B. Tjan
    DOI:10.1016/s0008-6215(00)85980-7
    日期:——
    spectroscopy is useful for identifying Amadori- and Heyns-rearrangement products, the p.m.r. spectra at 220 MHz of 16 rearrangement products derived from d -glucose or d -fructose and amino aci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pH 3, the protons of the NCH 2 group of N -substituted 1-amino-1-deoxy- d -fructose (Amadori-rearrangement products) resonate at δ 3.25–3.60 in D 2 O and are shifted upfield by 0.3–0
    摘要为了确定pmr光谱法对鉴定Amadori-和Heyns重排产物是否有用,研究了16种由d-葡萄糖或d-果糖氨基酸衍生的重排产物在220 MHz下的pmr谱。在pH 3时,N-取代的1-基-1-脱氧-d-果糖(Amadori重排产物)的NCH 2基团的质子在D 2 O中以δ3.25–3.60共振,并向高场偏移0.3–0.6。 pH值为9时,ppm。这些质子与交换。另外,在D 2 O中,无环,呋喃糖和喃糖结构平衡,最后一种是有利的。在pH⩾7时,平衡完全转移到β-喃糖形式,该形式仅采用2 C 5构象。在pH 3时,平衡有利于β-呋喃糖形式。在pH为3的情况下,N-取代的2-基-2-脱氧-d-葡萄糖(Heyns重排产物)的H-1 e和H-1a分别在δ5.55和5.04处共振。在pH 9时,H-2的信号向高场移动0.2-0.7 ppm,在D 2 O溶液中,这些化合物以4 C 1构象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