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二氯过氧苯甲酰 | 133-14-2

中文名称
2,4-二氯过氧苯甲酰
中文别名
硫化剂双24;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2,4,5-三苯基-1H-咪唑;双"2,4"硫化剂;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双;双二四;2,4-二氯苯甲酰;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双(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物;DCBP
英文名称
2,4-Dichlor-benzoyl-peroxid
英文别名
bis(2,4-dichlorobenzoyl)-peroxide;Bis(2,4-dichlorobenzoyl) peroxide;(2,4-dichlorobenzoyl) 2,4-dichlorobenzenecarboperoxoate
2,4-二氯过氧苯甲酰化学式
CAS
133-14-2
化学式
C14H6Cl4O4
mdl
MFCD00045184
分子量
380.011
InChiKey
WRXCBRHBHGNNQ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5°C (dec.)
  • 沸点:
    495.27°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26 g/cm3
  • LogP:
    6 at 20℃
  • 物理描述:
    Not shipped or stored at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75%, because of explosion hazard. Mixed with water.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职业性肝毒素 - 第二性肝毒素:在职业环境中的毒性效应潜力是基于人类摄入或动物实验的中毒案例。
Occupational hepatotoxin - Secondary hepatotoxins: the potential for toxic effect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is based on cases of poisoning by human ingestion or animal experimentation.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安全说明:
    S15,S17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106
  • 海关编码:
    2916399090
  • 危险类别:
    5.2

SDS

SDS:54ec29a0a7159f19635859cff2edf5d0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2,4-dichlorobenzoyl peroxide;2,4-Dichlorobenzoyl perox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33-14-2
分子式: C 14 H 6 Cl 4 O 4
分子量: 380.0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 100 133-1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5.2类 有机过氧化物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放出氯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具爆炸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干燥状态下,受摩擦、震动、撞击可引起爆炸。受热剧烈分解发生爆炸。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冷却,防止震动、撞击和摩擦,用砂土混合然后逐渐倒至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放置24小时,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通风、低温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应该佩戴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浅黄色结晶粉末或片状带滑感的粉末。
pH: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1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理论活性氧量(%):4.21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分解温度/℃:110(半衰期1分钟)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 14 H 6 Cl 4 O 4
分子量: 380.00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丙酮,易溶于苯、氯仿。
主要用途: 用作硅橡胶硫化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氧化剂、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25mg/kg(小鼠腹腔) LC50:无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破损容器禁止重新使用,要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2048
UN编号: 3102,3106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整车运输: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钢板厚0.5 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50公斤);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外普通木箱。零担运输: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钢板厚0.5 毫米,每桶净重不超过50公斤),桶外加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车速要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2 类有机过氧化物。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在碱性溶液中,酰基氯化物和过氧化氢反应可制得二酰基过氧化物,但存在难以获得粉末状产品、含量低及收率低的问题。

应用

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可用于多种用途:制备低压电力电缆橡胶材料;作为粘结剂;用于高性能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制备石油平台专用耐油阻燃电缆。

用途

适用于硅橡胶无模硫化。

分类

类别:氧化剂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腹腔-小鼠):LD50 225 毫克/公斤

危险特性

爆炸物危险特性

  • 与还原剂、硫、磷等混合可引发爆炸;
  • 干燥时,震动、受热或撞击可引发爆炸;
  • 纯物品震动灵敏,易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

  • 受热分解放出氧气,遇有机物、还原剂、硫、磷等易燃物会燃烧;
  • 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氯化物烟雾。
储运

库房需保持通风且低温;轻装轻卸;与有机物、还原剂、硫磷易燃物及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使用雾状水进行扑灭。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电化学氧化法
    摘要:
    DOI:
    10.1002/hlca.19260090132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氯苯甲酰氯 在 sodium peroxide 、 sodium dodecyl-sulfate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5.83%的产率得到2,4-二氯过氧苯甲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高纯度粉末状的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纯度粉末状的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的制备方法,将2,4‑二氯苯甲酰氯溶解至有机溶剂中得到2,4‑二氯苯甲酰氯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然后与过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通过分液、降温结晶与溶析结晶相结合的重结晶方式,得到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或苯;降低了2,4‑二氯苯甲酰氯的水解,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反应浓度,提高了反应体系分散性,加快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反应时间,使反应更加充分彻底;提高了产品的纯度,产品的纯度≥99.70wt%;得到的产品的粒径≤100μm;反应温度不高,操作条件温和,收率为80.0%~90.0%,易于工业化生产。
    公开号:
    CN113735754A
  • 作为试剂:
    描述:
    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硫代乙酸2,4-二氯过氧苯甲酰 air 作用下, 反应 11.0h, 生成 2-(methyldimethoxysilyl)-1-ethyl thio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od of making mercaptoalkylalkyldialkoxysilanes
    摘要:
    Mercaptoalkylalkyldialkoxysilane组合物是通过在过氧化物催化剂存在下,将含有不饱和有机基团的烷氧基硅烷与含硫有机酸反应制备的。这一步骤产生硫醇酯。在下一步骤中,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硫醇酯的甲醇解反应。得到的产物是Mercaptoalkylalkyldialkoxysilane组合物,例如mercaptoethylmethyldimethoxysilane,mercaptomethylmethyldiethoxysilane,mercapto propylmethyldiethoxysilane或mercapto 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至少部分在空气存在下进行反应的第一步骤可以获得最大效率。
    公开号:
    US20040133025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ILANE COUPLING COMPOUNDS AND MEDICAL AND/OR DENTAL CURABL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SAME
    申请人:KABUSHIKI KAISHA SHOFU
    公开号:US20190300552A1
    公开(公告)日:2019-10-03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 to a novel silane coupling agent and a medical and/or dental curabl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It is an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o provide a novel silane coupling agent that imparts high affinity to a radical polymerizable monomer, thereby imparting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flexibility and durability when used for a medical and/or dental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an inorganic filler surface-treated with the novel silane coupling agent and a novel medical and/or dental curable composition. A silane coupling agent including repeating units such as a urethane bond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ether bond) at a specific position is used.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以及包括该偶联剂的医用和/或牙科可固化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硅烷偶联剂,使其对自由基聚合单体具有高亲和力,从而在用于医用和/或牙科可固化组合物时赋予高机械强度、柔韧性和耐久性,并且包括经新型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无机填料和新型医用和/或牙科可固化组合物。该硅烷偶联剂包括在特定位置具有尿素键和聚乙二醇(醚键)等重复单元。
  • 2,3,4,5-TETRAHYDRO-1H-1,5-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 AND MEDICINAL COMPOSITION
    申请人:Wakamoto Pharmaceutical Co., Ltd.
    公开号:EP1820799A1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its object to provide a 2,3,4,5-tetrahydro-1H-1,5-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 represented with the Formula (1) , or the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which is effective as a therapeutic and prophylactic agent for diabetes, diabetic nephropathy, or glomerulosclerosis.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化学式(1)表示的2,3,4,5-四氢-1H-1,5-苯二氮䓬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或肾小球硬化的药剂。
  • [EN] AZO COMPOUND, PIGMENT DISPERSANT CONTAINING THE AZO COMPOUND, PIGMENT COMPOSITION, PIGMENT DISPERSION AND TONER<br/>[FR] COMPOSÉ AZOÏQUE, DISPERSANT DE PIGMENT CONTENANT LE COMPOSÉ AZOÏQUE, COMPOSITION DE PIGMENT, DISPERSION DE PIGMENT ET TONER
    申请人:CANON KK
    公开号:WO2013129696A1
    公开(公告)日:2013-09-06
    An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azo compound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dispersibility of an azo pigment in a non-water-soluble solvent.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chieved with an azo compound wherein a coloring matter moiety having a diketone azo structure and a polymer are bonded to each other.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偶氮化合物,能够改善偶氮颜料在非水溶性溶剂中的分散性。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偶氮化合物实现,其中具有二酮偶氮结构的着色物基团和聚合物彼此结合。
  • Mixtures composed or monocarboxy-functionalized dialkylphosphinic acids, their use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申请人:Maas Wiebke
    公开号:US20070213436A1
    公开(公告)日:2007-09-13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mixtures composed of monocarboxy-functionalized dialkylphosphinic acids and of further components, which comprise A) from 98 to 100% by weight of monocarboxy-functionalized dialkylphosphinic acids of the formula (I) in which R 1 , R 2 , R 3 , R 4 , R 5 , R 6 , and R 7 are identical or different and, independently of one another, are H, methyl, ethyl, n-propyl, isopropyl, n-butyl, isobutyl, tert-butyl, and/or phenyl, X and Y are identical or different and, independently of one another, are H, Li, Na, K, or NH 4 , and B) from 0 to 2% by weight of halogens, where the entirety of the components always amounts to 100% by weight.
    该发明涉及由单羧基功能化二烷基膦酸和进一步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包括 A) 公式(I)中的单羧基功能化二烷基膦酸,其占98至100重量% 其中R 1 ,R 2 ,R 3 ,R 4 ,R 5 ,R 6 和R 7 相同或不同,并且彼此独立地为H,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或苯基, X和Y相同或不同,并且彼此独立地为H,Li,Na,K或NH 4 , 和 B) 卤素,其占0至2重量%, 其中所有组分的总和始终为100重量%。
  • Macromer composition including light activated initiator
    申请人:Chudzik J. Stephen
    公开号:US20060287410A1
    公开(公告)日:2006-12-21
    The invention provides compositions that include macromers and visible light-activated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matrix using these composi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a light source that emits light primarily in the visible light spectrum.
    这项发明提供了包括大分子单体和可见光活化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以及利用这些组合物结合发射主要在可见光谱中的光的光源形成基质的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