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丁烯-1-基)-苯甲酸甲酯 | 179735-72-9

中文名称
2-(3-丁烯-1-基)-苯甲酸甲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buten-1-yl)-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2-but-3-enylbenzoate
2-(3-丁烯-1-基)-苯甲酸甲酯化学式
CAS
179735-72-9
化学式
C12H14O2
mdl
——
分子量
190.242
InChiKey
OIOPCTBQOCIWK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75.9±19.0 °C(Predicted)
  • 密度:
    1.01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丁烯-1-基)-苯甲酸甲酯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2-(3-丁烯-1-基)苯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评估ω-不饱和酸在卤代内酯化过程中的内外比。
    摘要:
    考察了2-(ω-烯基)苯甲酸与双(可力丁)碘和双(可力丁)溴六氟磷酸盐的反应。除了仅获得外泌内酯的2-丁-3-烯基苯甲酸外,对于其他酸,总是得到外泌内酯的混合物。内酯的比例对于11个碳原子的酸链长度(形成12元环内酯)和高于14个碳原子的酸链长度都很重要。在分子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和空间效应之间的竞争解释了内酯的形成。后者是通过跨环相互作用(对于酸链长度为8-11)和/或由链采用的构象(对于酸链长度>或= 14)形成的,这不利于外泌内酯的形成。
    DOI:
    10.1021/jo0017234
  • 作为产物:
    描述:
    1-(but-3-yn-1-yl)-2-iodobenze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三乙胺 作用下, 25.0~6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34.0h, 生成 2-(3-丁烯-1-基)-苯甲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 1-Iodo-2-烯基苯的羰基化环化
    摘要:
    ω-乙烯基取代的邻碘烯基苯 1-4 的 Pd 催化羰基化可以提供高达中等产率 (50-60%) 的 5 和 6 元 I 型环状酰基钯化产物,即 α,β-不饱和环状酮,在没有外部亲核试剂和高产率的 5 和 6 元 II 型环状酰基钯化产物,即 α-或 β-((烷氧基羰基)甲基)取代的环酮在醇存在下,例如,甲醇。在没有此类过程可用的情况下,其他副反应,例如环状碳钯化、聚合酰基钯化以及通过酯化和其他过程捕获酰基钯可能会成为主要反应。更小,即3-或4-元,或7-元或更大的环酮似乎不能通过反应获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模式循环酰基钯化仅发生。然而,3 的环状酰基钯化仅通过内模式环化进行,得到 5 元酮。替代一种或多种氢...
    DOI:
    10.1021/ja95331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4670465A
    申请人:——
    公开号:US4670465A
    公开(公告)日:1987-06-02
  •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ve Cyclization of 1-Iodo-2-alkenylbenzenes
    作者:Ei-ichi Negishi、Christophe Copéret、Shengming Ma、Takeshi Mita、Takumichi Sugihara、James M. Tour
    DOI:10.1021/ja9533196
    日期:1996.1.1
    6-membered Type I cyclic acylpalladation products, i.e., α,β-unsaturated cyclic ketones, in the absence of an external nucleophile and high yields of 5- and 6-membered Type II cyclic acylpalladation products, i.e., α- or β-((alkoxycarbonyl)methyl)substituted cyclic ketones in the presence of an alcohol, e.g., MeOH. In cases where no such processes are available, other side reactions, such as cyclic carbopalladation
    ω-乙烯基取代的邻碘烯基苯 1-4 的 Pd 催化羰基化可以提供高达中等产率 (50-60%) 的 5 和 6 元 I 型环状酰基钯化产物,即 α,β-不饱和环状酮,在没有外部亲核试剂和高产率的 5 和 6 元 II 型环状酰基钯化产物,即 α-或 β-((烷氧基羰基)甲基)取代的环酮在醇存在下,例如,甲醇。在没有此类过程可用的情况下,其他副反应,例如环状碳钯化、聚合酰基钯化以及通过酯化和其他过程捕获酰基钯可能会成为主要反应。更小,即3-或4-元,或7-元或更大的环酮似乎不能通过反应获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模式循环酰基钯化仅发生。然而,3 的环状酰基钯化仅通过内模式环化进行,得到 5 元酮。替代一种或多种氢...
  • Evaluation of <i>e</i><i>xo</i>-<i>e</i><i>ndo</i> Ratios in the Halolactonization of ω-Unsaturated Acids
    作者:Marie-Claude Roux、Renée Paugam、Gérard Rousseau
    DOI:10.1021/jo0017234
    日期:2001.6.1
    competition between electronic and steric effects. These latter were developed by transannular interactions (for the acid chain lengths 8-11) and/or the conformations adopted by the chains (for the acid chain lengths > or = 14,) which disfavored the formation of the exo lactones. The larger proportion of endo lactones observed with the bromo reagent compared to the iodo reagent seemed due to electronic factors
    考察了2-(ω-烯基)苯甲酸与双(可力丁)碘和双(可力丁)溴六氟磷酸盐的反应。除了仅获得外泌内酯的2-丁-3-烯基苯甲酸外,对于其他酸,总是得到外泌内酯的混合物。内酯的比例对于11个碳原子的酸链长度(形成12元环内酯)和高于14个碳原子的酸链长度都很重要。在分子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和空间效应之间的竞争解释了内酯的形成。后者是通过跨环相互作用(对于酸链长度为8-11)和/或由链采用的构象(对于酸链长度>或= 14)形成的,这不利于外泌内酯的形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