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chloro-2-nitrooxy-ethane | 21823-3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chloro-2-nitrooxy-ethane
英文别名
nitric acid 2-chloro-ethyl ester;nitric acid-(2-chloro-ethyl ester);Salpetersaeure-(2-chlor-aethylester);1-Chlor-2-nitryloxy-aethan;(2-Chlor-aethyl)-nitrat;β-Chloraethyl-nitrat;2-Chloroethyl nitrate
1-chloro-2-nitrooxy-ethane化学式
CAS
21823-34-7
化学式
C2H4ClNO3
mdl
——
分子量
125.512
InChiKey
DPJQIIJHCSOAO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0909090

SDS

SDS:333bf0f5aa0aa198e6284dca877e6b9d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Manufacture of mono-nitration products of toluene
    摘要:
    公开号:
    US02416974A1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乙醇硝酸尿素 作用下, 生成 1-chloro-2-nitrooxy-et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Manufacture of nitric acid esters
    摘要:
    540,050. 烷基硝酸酯。史蒂文斯,A.H.(夏普尔斯溶剂公司)。1940年3月29日,编号5722。按照规范进行绘图。[2类(iii)] 烷基硝酸酯是通过在35-68%浓度的硝酸中,与醇在20-650毫米压力下反应制得,通过共沸蒸馏去除硝酸酯,从蒸馏液中返回水(或在乙酸乙酯或甲酸乙酯的情况下,返回酯)到反应容器中,以防止酯或水的积累。该发明适用于二元醇的酯化。在过程中最好添加尿素,并且要返回的水可以以溶剂或稀释剂的形式添加到硝酸、尿素或醇中。示例1-11描述了在液相中使用试剂对正丁基、2-氯乙基、混合戊基、次戊基、异戊基、正戊基、正己基、次己基、2-乙氧基乙基、环己基和辛基硝酸酯进行酯化。醇可以以液态或气态形式提供。另一个示例描述了异丙基硝酸酯的生产,醇以气态形式供应在硝酸表面之上。参考规范379,312。
    公开号:
    US02294849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lah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56, vol. 89, p. 2374,2377
    作者:Olah et al.
    DOI:——
    日期:——
  • Svetlakov,N.V.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68, vol. 4, p. 1829 - 1833
    作者:Svetlakov,N.V. et al.
    DOI:——
    日期:——
  • Nitration studies. XVI. Conversion of nitrite and nitrate esters in nitro alkanes
    作者:G. Bryant Bachman、Neil W. Connon
    DOI:10.1021/jo01264a078
    日期:1969.12
  • ICI, Chemical Abstracts, 1947, p. 3485
    作者:ICI
    DOI:——
    日期:——
  • Trautzl, 1942, vol. 37, p. 146
    作者:Trautz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