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含有 4-iodo-1-methylpyridin-1-ium iodide (IPyMe·I) 和
碘化铋 (BiI 3 )的
甲醇溶液中观察到连续的结构转变。当保存在溶液中时,混合后立即获得的无定形固体(P_1 )会在数小时内转变为针状晶体( C_1),然后在大约 2 天内转变为棱柱状晶体(C_2)。在
氢碘酸存在下,IPyMe·I和
BiI3的
水热反应也产生了C_2,C_2在该溶液中的晶体将转变为约30℃的第三晶产物C_3 。3天。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表明,C_1含有一维BiI 4 − } n链,C_2为双核Bi 2 I 9 3−结构,C_3由单体BiI 6 3−单元组成,均以IPyMe +为反阳离子。IPyMe +之间存在卤素键和
碘铋酸盐,它们可能在结构转变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引入卤素键合,杂化物表现出出色的防
水性。对于所有三种杂化物,从 100 K 到 450 K 发生了从黄色到
深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