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新的有机可溶性靛类7-7'-二烷氧基靛类(2a,2b)和4,4'-二
溴-7,7'-二烷氧基靛类(3a,3b)(烷氧基= n-丁氧基和n-辛基氧基)由廉价的3-羟基
苯甲醛开始合成。靛类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包括
氯仿,
二氯甲烷,
甲苯,
乙酸乙酯和
乙醚。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提高的溶解度被认为缺乏分子间氢键。人们发现,靛类分子中的氢键对于OFETs中场效应的表现至关重要,而分子间氢键仅导致靛类的不溶性。与原始的不溶性靛蓝相比(LUMO = -3.55 eV和E g = 1.91 eV),显示在靛蓝7和7'位置含有供电子烷氧基侧链的可溶性靛蓝的LUMO降低-0.13至-0.26 eV。在所研究的靛类植物中,可溶性的靛类植物3a在靛类7和7'位置含有供电子烷氧基侧链,在靛类4和4'位置含有
溴基,其带隙能最窄,E g = 1.66 eV。采用相同的制造技术和底-门-顶-接触OFET构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