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ne | 68432-0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ne
英文别名
1,1,1-trifluoro-3-(4-pyrimidyl)-2-propanone;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ne;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ne
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ne化学式
CAS
68432-01-9
化学式
C7H5F3N2O
mdl
——
分子量
190.125
InChiKey
PHRAIRUNABSKI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0-180.5 °C(Solv: ligroine (8032-32-4))
  • 沸点:
    215.2±35.0 °C(Predicted)
  • 密度:
    1.37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42.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ne 在 [RuCl(η6-mesitylene)((S,S)-(-(CH2)5-)NSO2DPEN)] 甲酸三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S)-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氟烷基酮的高度对映选择性转移氢化。
    摘要:
    [结构:见正文]使用HCO2H-Et3N由[Ru(eta6-arene)((S,S)-R2NSO2DPEN)]催化剂介导的氟代烷基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提供了具有高ee值和优异收率的相应醇。
    DOI:
    10.1021/ol062358r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基嘧啶三氟乙酸酐吡啶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1%的产率得到1,1,1-trifluoro-3-(pyrimidin-4-yl)prop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Trifluoroacetylation of Methylpyridines and Other Methylazines: A Convenient Access to Trifluoroacetonylazines
    摘要:
    Treatment of methyl substituted azines, such as pyridine, pyrimidine, quinoline, oxazole, benzoxazole, benzimidazole, and benzothiazole, with trifluoroacetic an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pyridine at room temperature gave the corresponding trifluoroacetonyl substituted azines in good yields.
    DOI:
    10.3987/com-98-82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IKAZCHIKOVA L. P.; XUTOVA B. M.; POMAHEHKO E. A.,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1978, HO 9, 1256-1258
    作者:PRIKAZCHIKOVA L. P.、 XUTOVA B. M.、 POMAHEHKO E.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