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羟基-苯基)-噻唑烷-4-羧酸 | 69588-11-0

中文名称
2-(4-羟基-苯基)-噻唑烷-4-羧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hydroxyphenyl)-1,3-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
2-(4-羟基-苯基)-噻唑烷-4-羧酸化学式
CAS
69588-11-0
化学式
C10H11NO3S
mdl
MFCD00447478
分子量
225.268
InChiKey
TWPYJYQNZHPNG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94.9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海关编码:
    293499909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羟基-苯基)-噻唑烷-4-羧酸对氨基苯甲酸4-二甲氨基吡啶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2%的产率得到4-[2-(4-hydroxyphenyl)-1,3-thiazolidine-4-carbonyl]amino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2-(取代苯基)噻唑烷-4-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计算机研究以及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潜力
    摘要:
    杂环核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凸显了它们在药物发现中的重要性。2,4-取代的噻唑烷的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的底物具有结构相似性。因此,它们可以用作抑制剂,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中与酪氨酸竞争。本研究的重点是在 2 和 4 位取代的噻唑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和计算机研究。使用蘑菇酪氨酸酶评估合成的化合物以确定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抑制潜力。最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是化合物 3c,其 IC50 值为 16.5 ± 0.37 µM,而化合物 3d 在 DPPH 自由基清除测定中显示出最大的抗氧化活性(IC50 = 18.17 µg/mL)。使用蘑菇酪氨酸酶(PDB ID:2Y9X)进行分子对接研究,以分析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和结合相互作用。对接结果表明配体和蛋白质复合物主要涉及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发现最高结合亲和力为-8.4 Kcal/mol。这些结果表明,噻唑烷-4-甲酰胺衍生物可以作为开发新型潜在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先导分子。
    DOI:
    10.3390/ph16060835
  • 作为产物:
    描述:
    L-半胱氨酸盐酸盐无水物对羟基苯甲醛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55 %的产率得到2-(4-羟基-苯基)-噻唑烷-4-羧酸
    参考文献:
    名称:
    2-(取代苯基)噻唑烷-4-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计算机研究以及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潜力
    摘要:
    杂环核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凸显了它们在药物发现中的重要性。2,4-取代的噻唑烷的衍生物与酪氨酸酶的底物具有结构相似性。因此,它们可以用作抑制剂,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中与酪氨酸竞争。本研究的重点是在 2 和 4 位取代的噻唑烷衍生物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和计算机研究。使用蘑菇酪氨酸酶评估合成的化合物以确定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抑制潜力。最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是化合物 3c,其 IC50 值为 16.5 ± 0.37 µM,而化合物 3d 在 DPPH 自由基清除测定中显示出最大的抗氧化活性(IC50 = 18.17 µg/mL)。使用蘑菇酪氨酸酶(PDB ID:2Y9X)进行分子对接研究,以分析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和结合相互作用。对接结果表明配体和蛋白质复合物主要涉及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发现最高结合亲和力为-8.4 Kcal/mol。这些结果表明,噻唑烷-4-甲酰胺衍生物可以作为开发新型潜在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先导分子。
    DOI:
    10.3390/ph160608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JPS56133216A
    申请人:——
    公开号:JPS56133216A
    公开(公告)日:1981-10-19
  • Mechanism-based inhibitors of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studies with biphenyl ethers and structural templates
    申请人:Surolia Avadhesha
    公开号:US20100190832A1
    公开(公告)日:2010-07-29
    Transthyretin (TTR), a tetrameric thyroxine (T4) carrier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amyloid diseases. Derivative of biphenyl ethers (BPE), which are shown to interact with a high affinity to its T4 binding site thereby preventing its aggregation and fibrillogenesis. They prevent fibrillogenesis by stabilizing the tetrameric ground state of transthyretin. Two compounds (2-(5-mercapto-[1,3,4]oxadiazol-2-yl)-phenol and 2,3,6-trichloro-N-(4H-[1,2,4]triazol-3-yl) exhibit the ability to arrest TTR amyloidosis.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s for the binding of BPEs and compound 11 and 12 to TTR correlate with their efficacies of inhibiting amyloidosis. They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inhibit the elongation of intermediate fibrils as well as show nearly complete (>90%) disruption of the preformed fibrils. Biphenyl ethers and compounds 11 and 12 as very potent inhibitors of TTR fibrillization and inducible cytotoxicity.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