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3S,4R,5S,6R)-1,3,4,5-tetra-O-benzyl-2-O-pivaloyl-oct-7-ene-1,2,3,4,5,6-hexaol | 1045730-5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3S,4R,5S,6R)-1,3,4,5-tetra-O-benzyl-2-O-pivaloyl-oct-7-ene-1,2,3,4,5,6-hexaol
英文别名
[(2R,3R,4R,5S,6R)-6-hydroxy-1,3,4,5-tetrakis(phenylmethoxy)oct-7-en-2-yl] 2,2-dimethylpropanoate
(2R,3S,4R,5S,6R)-1,3,4,5-tetra-O-benzyl-2-O-pivaloyl-oct-7-ene-1,2,3,4,5,6-hexaol化学式
CAS
1045730-52-6
化学式
C41H48O7
mdl
——
分子量
652.828
InChiKey
JDWGDZUWKCAECH-GFRPZHA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2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2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4
  • 拓扑面积:
    83.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R,3R,4R,5S,6R)-1,3,4,5-tetra-O-benzyl-oct-7-ene-1,2,3,4,5,6-hexaol三甲基乙酰氯吡啶 作用下, 以13.5%的产率得到(2R,3R,4S,5R,6R)-1,3,4,5-tetra-O-benzyl-6-O-pivaloyl-oct-7-ene-1,2,3,4,5,6-hexaol
    参考文献:
    名称:
    以D-葡萄糖或L-山梨糖为原料合成戊烯胺和1-表戊烯胺的研究。
    摘要:
    从D-葡萄糖或L-山梨糖开始,并采用闭环复分解作为关键步骤,报道了两种合成途径形成瓦伦胺的碳环前体。据报道1-表戊烯胺的低产率合成。讨论了基于氮的早期引入而从第三种可能的方法流向缬草胺的结果。
    DOI:
    10.1016/j.carres.2008.04.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of valienamine and 1-epi-valienamine starting from d-glucose or l-sorbose
    作者:Ian Cumpstey、Sebastian Gehrke、Sayeh Erfan、Riccardo Cribiu
    DOI:10.1016/j.carres.2008.04.010
    日期:2008.7
    Two synthetic routes to a carbocyclic precursor to valienamine are reported, starting from either D-glucose or L-sorbose and using ring-closing metathesis as a key step. A low-yielding synthesis of 1-epi-valienamine is reported. Results from an abortive third possible route to valienamine based on an early introduction of nitrogen are discussed.
    从D-葡萄糖或L-山梨糖开始,并采用闭环复分解作为关键步骤,报道了两种合成途径形成瓦伦胺的碳环前体。据报道1-表戊烯胺的低产率合成。讨论了基于氮的早期引入而从第三种可能的方法流向缬草胺的结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