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Ethyl-5-oxo-4-(2-pyridyl)hexanoic acid | 220171-1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Ethyl-5-oxo-4-(2-pyridyl)hexanoic acid
英文别名
4-Ethyl-5-oxo-4-pyridin-2-ylhexanoic acid
4-Ethyl-5-oxo-4-(2-pyridyl)hexanoic acid化学式
CAS
220171-18-6
化学式
C13H17NO3
mdl
——
分子量
235.283
InChiKey
IVQXOBOFOSOKK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0.5±27.0 °C(predicted)
  • 密度:
    1.135±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6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Quaternization at the picolinic carbon. Applica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pyridylalkanecarboxylic acids
    摘要:
    该论文描述了在吡啶酸位点构建四元中心的两种不同方法及其在合成吡啶基烷基羧酸中的应用。第一种方法涉及一次性醋酸化-迈克尔加成程序,随后进行吡啶碳的烷基化铵化。第二种方法基于对2-(α,α-二烷基)吡啶的吡啶碳进行去质子化,使用超级碱性混合物BuLi–二异丙胺–ButOK(“KDA”)。两条路线均能获得非常好的产率。
    DOI:
    10.1039/a805778h
  • 作为产物:
    描述:
    1-吡啶-2-基-2-丙酮硫酸 、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91.67h, 生成 4-Ethyl-5-oxo-4-(2-pyridyl)hex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Quaternization at the picolinic carbon. Applica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pyridylalkanecarboxylic acids
    摘要:
    该论文描述了在吡啶酸位点构建四元中心的两种不同方法及其在合成吡啶基烷基羧酸中的应用。第一种方法涉及一次性醋酸化-迈克尔加成程序,随后进行吡啶碳的烷基化铵化。第二种方法基于对2-(α,α-二烷基)吡啶的吡啶碳进行去质子化,使用超级碱性混合物BuLi–二异丙胺–ButOK(“KDA”)。两条路线均能获得非常好的产率。
    DOI:
    10.1039/a805778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Quaternization at the picolinic carbon. Applica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pyridylalkanecarboxylic acids
    作者:Eric Pasquinet、Patrick Rocca、Alain Godard、Francis Marsais、Guy Quéguiner
    DOI:10.1039/a805778h
    日期:——
    The paper describes two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quaternary center at the picolinic site,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pyridylalkanecarboxylic acids. The first one involves a one-pot acetylation–Michael addition procedure followed by an alkylative quaternization of the picolinic carbon. The second one is based on the deprotonation at the picolinic carbon of 2-(α,α-dialkyl)pyridines using the superbasic mixture BuLi–diisopropylamine–ButOK (“KDA”). Both routes give very good yields.
    该论文描述了在吡啶酸位点构建四元中心的两种不同方法及其在合成吡啶基烷基羧酸中的应用。第一种方法涉及一次性醋酸化-迈克尔加成程序,随后进行吡啶碳的烷基化铵化。第二种方法基于对2-(α,α-二烷基)吡啶的吡啶碳进行去质子化,使用超级碱性混合物BuLi–二异丙胺–ButOK(“KDA”)。两条路线均能获得非常好的产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