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bis<3-(N-phthalimido)propyl>-4,4'-bipiperidine | 120622-5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bis<3-(N-phthalimido)propyl>-4,4'-bipiperidine
英文别名
1,1'-bis[3-(N-phthalimido)propyl]-4,4'-bipiperidine;2-[3-[4-[1-[3-(1,3-Dioxoisoindol-2-yl)propyl]piperidin-4-yl]piperidin-1-yl]propyl]isoindole-1,3-dione
1,1'-bis<3-(N-phthalimido)propyl>-4,4'-bipiperidine化学式
CAS
120622-51-7
化学式
C32H38N4O4
mdl
——
分子量
542.678
InChiKey
HUFKLTOXWVDBP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81.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bis<3-(N-phthalimido)propyl>-4,4'-bipiperidine盐酸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93%的产率得到1,1-bis(3-aminopropyl)-4,4'-bipipe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杂环醌。十三。5,8-喹唑啉二酮系列中的二聚化:双(4-氨基-5,8-喹唑啉二酮)的合成和抗肿瘤作用。
    摘要:
    为了获得比以前描述的 5,8-喹唑啉二酮更有效的抗肿瘤新药,我们研究了一系列 5,8-喹唑啉二酮的二聚体,这些二聚体在 4 位通过简单或取代的 χ,ω-二氨基多亚甲基链连接。研究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包括链的长度、是否存在其他官能团、这些官能团的性质、链的位置以及 6 位和(或)7 位取代基的性质。当双(5,8-喹唑啉二酮)的 6 位被甲氧基取代时,二聚物对 L 1210 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有不同的影响。双[4-氨基-双-6, 7 (1-氮丙啶基)-5, 8-喹唑啉二酮]表现出很高的细胞毒性活性(IC50 0.0037 至 0.018μm),我们进一步在体内筛选了它们对小鼠 P388 白血病的活性。分子的二聚化提高了抗肿瘤活性。最有效的化合物在链上具有额外的三级氨基功能。
    DOI:
    10.1248/cpb.36.3933
  • 作为产物:
    描述:
    4,4'-二哌啶N-(3-溴丙基)苯二胺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84%的产率得到1,1'-bis<3-(N-phthalimido)propyl>-4,4'-bipipe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杂环醌。十三。5,8-喹唑啉二酮系列中的二聚化:双(4-氨基-5,8-喹唑啉二酮)的合成和抗肿瘤作用。
    摘要:
    为了获得比以前描述的 5,8-喹唑啉二酮更有效的抗肿瘤新药,我们研究了一系列 5,8-喹唑啉二酮的二聚体,这些二聚体在 4 位通过简单或取代的 χ,ω-二氨基多亚甲基链连接。研究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包括链的长度、是否存在其他官能团、这些官能团的性质、链的位置以及 6 位和(或)7 位取代基的性质。当双(5,8-喹唑啉二酮)的 6 位被甲氧基取代时,二聚物对 L 1210 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有不同的影响。双[4-氨基-双-6, 7 (1-氮丙啶基)-5, 8-喹唑啉二酮]表现出很高的细胞毒性活性(IC50 0.0037 至 0.018μm),我们进一步在体内筛选了它们对小鼠 P388 白血病的活性。分子的二聚化提高了抗肿瘤活性。最有效的化合物在链上具有额外的三级氨基功能。
    DOI:
    10.1248/cpb.36.39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IORGI-RENAULT, SYLVIANE;RENAULT, JEAN;BARON, MICHEL;GEBEL-SERVOLLES, PAT+, CHEM. AND PHARM. BULL., 36,(1988) N 10, C. 3933-3947
    作者:GIORGI-RENAULT, SYLVIANE、RENAULT, JEAN、BARON, MICHEL、GEBEL-SERVOLLES, PAT+
    DOI:——
    日期:——
  • Heterocyclic quinones. XIII. Dimerization in the series of 5,8-quinazolinediones: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bis(4-amino-5,8-quinazolinediones).
    作者:SYLVIANE GIORGI-RENAULT、JEAN RENAULT、MICHEL BARON、PATRICIA GEBEL-SERVOLLES、Jozo DELIC、SUZANNE CROS、CLAUDE PAOLETTI
    DOI:10.1248/cpb.36.3933
    日期:——
    With the aim of obtaining new antitumor drugs more active than previously described 5, 8-quinazolinediones, a series of dimers of 5, 8-quinazolinediones linked in the 4-position by a simple or a substituted χ, ω-diaminopolymethylenic chain was studied.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these compounds are discussed as functions of the length of the chai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nature of these functional groups, position of the chain and nature of the substituents in the 6 and (or) 7-positions. When bis (5, 8-quinazolinediones) were substituted in the 6-position with a methoxyl group, the dimerization showed a variable effect on cytotoxicity toward L 1210 leukemia cells. Bis [4-amino-bis-6, 7 (1-aziridinyl)-5, 8-quinazolinediones] which exhibited high cytotoxic activity (IC50 0.0037 to 0.018μm) were further screened in vivo for activity against murine P388 leukemia. Antitumor activity was increased by the dimerization of the molecule. The most potent compound bears an additional tertiary amino function on the chain.
    为了获得比以前描述的 5,8-喹唑啉二酮更有效的抗肿瘤新药,我们研究了一系列 5,8-喹唑啉二酮的二聚体,这些二聚体在 4 位通过简单或取代的 χ,ω-二氨基多亚甲基链连接。研究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包括链的长度、是否存在其他官能团、这些官能团的性质、链的位置以及 6 位和(或)7 位取代基的性质。当双(5,8-喹唑啉二酮)的 6 位被甲氧基取代时,二聚物对 L 1210 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有不同的影响。双[4-氨基-双-6, 7 (1-氮丙啶基)-5, 8-喹唑啉二酮]表现出很高的细胞毒性活性(IC50 0.0037 至 0.018μm),我们进一步在体内筛选了它们对小鼠 P388 白血病的活性。分子的二聚化提高了抗肿瘤活性。最有效的化合物在链上具有额外的三级氨基功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 苹果酸钠 苯酚,4-溴-3-[(1-甲基肼基)甲基]-,1-苯磺酸酯 苯胺,4-乙基-N-羟基-N-亚硝基- 苯基甲基2-脱氧-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3-O-(苯基甲基)-4,6-O-[(R)-苯基亚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苯二酰亚氨乙醛二乙基乙缩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磷酸酯 膦酸,[[2-(1,3-二氢-1,3-二羰基-2H-异吲哚-2-基)苯基]甲基]-,二乙基酯 胺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