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bromobenz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 414887-2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romobenz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Cambridge id 5267370;2-[(2-bromophenyl)methyl]-3,4-dihydro-1H-isoquinoline
2-(2-bromobenz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414887-25-5
化学式
C16H16BrN
mdl
MFCD00976814
分子量
302.214
InChiKey
IUZFVDFXFVFQA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取代的1,2,3,4-四氢异喹啉的可见光诱导控制氧化,用于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和异喹啉-1(2H)-one。
    摘要:
    N-取代的1,2,3,4-四氢异喹啉的可见光玫瑰孟加拉TBHP介导的受控氧化被开发用于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 H)-one和异喹啉-1(2 H)-个。本方法的特点是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并且制备的产物具有良好的产率。所开发的方法学在异吲哚并[2,1-b]异喹啉-5(7 H)-one(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合成中得到了进一步证明。
    DOI:
    10.1002/adsc.202001266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喹啉 在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 sodium carbon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2-bromobenz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面向多种光催化有氧氧化的共价有机框架
    摘要:
    在可见光驱动的有机转化中,光活性二维共价有机骨架(2D-COF)已成为有前途的多相光催化剂。在此,通过使用二维COFs作为光催化剂,开发了可见光驱动的各种有机小分子的选择性好氧氧化。在该方案中,由于2D-COF-1对分子氧活化具有非凡的光催化能力,因此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获得了高效,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的各种酰胺,喹诺酮,杂环化合物和亚砜。反应条件。此外,得益于多相光催化的固有优势,突出的可持续性和易于光催化的可回收性,在按比例放大反应中,有选择地轻松获得了一种药物分子(莫达非尼)和一种氧化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基乙基亚砜)。使用自由基猝灭实验和原位ESR光谱进行了机理研究,证实了2D-COF-1在光催化循环中的作用。
    DOI:
    10.1002/chem.2021003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NOVEL RUTHENIUM COMPLEXES AND THEIR USE IN OLEFIN METATHESIS REACTIONS<br/>[FR] NOUVEAUX COMPLEXES DE RUTHÉNIUM ET LEUR UTILISATION DANS DES RÉACTIONS DE MÉTATHÈSE D'OLÉFINES
    申请人:APEIRON SYNTHESIS SA
    公开号:WO2019202509A1
    公开(公告)日:2019-10-24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uthenium complex of formula (1), (1) wherein all variables have a meaning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to be used as a (pre)catalyst in the olefin metathesis reaction, ring metathesis reaction (RCM), homometathesis (self-CM), cross-metathesis including ethanolysis (CM).
    该发明涉及一种公式(1)的配合物,其中(1)中的所有变量具有规范中定义的含义,用作烯烃重排反应、环重排反应(RCM)、同核重排反应(自身CM)、包括乙醇解作用的交叉重排反应(CM)中的(前)催化剂。
  • Double C(sp<sup>3</sup>)–H Bond Functionalization Mediated by Sequential Hydride Shift/Cyclization Process: Diastere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Polyheterocycles
    作者:Keiji Mori、Kazuki Kurihara、Shinnosuke Yabe、Masahiro Yamanaka、Takahiko Akiyama
    DOI:10.1021/ja412706d
    日期:2014.3.12
    Described herein are two novel types of double C(sp(3))-H bond functionalizations triggered by a sequential hydride shift/cyclization process: (1) construction of a bicyclo[3.2.2]nonane skeleton by a [1,6]- and [1,5]-hydride shift sequence and (2) sequential [1,4]- and [1,5]-hydride shift mediated construction of a linear tricyclic skeleton.
    本文描述了两种新型双 C(sp(3))-H 键官能化,由顺序氢化物移位/环化过程触发:(1) 通过 [1,6] 构建双环 [3.2.2] 壬烷骨架-和[1,5]-氢化物移位序列和(2)连续[1,4]-和[1,5]-氢化物移位介导的线性三环骨架的构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