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3,4-dichlorophenyl)-1,3,4-oxadiazole-2(3H)-thione | 23269-8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3,4-dichlorophenyl)-1,3,4-oxadiazole-2(3H)-thione
英文别名
5-(3,4-dichlorophenyl)-1,3,4-oxadiazole-2-thione;5-(3,4-dichloro-phenyl)-3H-[1,3,4]oxadiazole-2-thione;5-(3,4-dichlorophenyl)-3H-1,3,4-oxadiazole-2-thione
5-(3,4-dichlorophenyl)-1,3,4-oxadiazole-2(3H)-thione化学式
CAS
23269-89-8
化学式
C8H4Cl2N2OS
mdl
——
分子量
247.105
InChiKey
JFRQWXLOBYCUP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5.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3,4-dichlorophenyl)-1,3,4-oxadiazole-2(3H)-thionepotassium permangan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0.25h, 生成 2-(3,4-Dichlorophenyl)-5-ethylsulfonyl-1,3,4-oxadi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1,3,4-恶二唑部分的砜衍生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和3D-QSAR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含有1、3、4-恶二唑部分的砜衍生物,并通过浊度计测试评估了它们的抗菌活性。大多数化合物的抑制生长青枯雷尔氏菌(青枯雷尔氏菌从番茄和烟草青枯病以高效力,其中的化合物)图5a和5b中表现出对最有效的抑制青枯从番茄和烟草的细菌枯萎与EC 50个值的19.77和8.29  μ克/毫升,分别。我们的结果还表明5a,5b和许多其他化合物的比商业杀菌剂杀得3000和噻二铜,这种抑制更有效的青枯雷尔氏菌从番茄青枯病与EC 50个的93.59 99.80和值 μ克/毫升,并用EC烟草青枯病50的45.91值和216.70  μg / mL。使用基于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创建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3D-QSAR)模型研究了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SAR)番茄和烟草细菌枯萎。3D-QSAR模型有效地预测了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与空间静电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DOI:
    10.1111/cbdd.12181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氯苯甲酸二硫化碳硫酸 、 potassium hydroxide 、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5-(3,4-dichlorophenyl)-1,3,4-oxadiazole-2(3H)-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3,5-disubstituted- 1,3,4-oxadiazole-2(3H)-thione derivatives
    摘要:
    通过曼尼希反应,3,4-二氯苯基-1,3,4-噁二唑-2(3H)-硫酮与哌啶衍生物反应合成了十一种新型化合物,产率中等至良好。根据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FT-IR光谱对合成分子进行了表征,这些光谱与文献信息相符。采用纸片扩散法和NCI-60甲磺酰胺B法进行了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抗菌测试结果显示,合成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细菌、真菌和抗酵母活性的综合分析表明,新合成的化合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菌种具有很高的活性。对于细胞毒性,在三种不同的癌细胞系(HCT116、MCF7、HUH7)中,化合物5c、5d、5e、5f、5g、5i、5j和5k对肝癌HUH7细胞系显示出特别有效的中等至良好活性。更显著的是,在肝癌(HUH7)细胞系中,大多数化合物(5c-5g和5i-5j)的IC50值(IC50=18.78 μM)优于5-氟尿嘧啶(5-FU),而且化合物5d的IC50值为10.1 μM,这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药物诱导细胞毒性活性。此外,还对分子进行了计算机化学信息学和毒性数据的筛选,以获得预测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指标。
    DOI:
    10.3906/kim-2008-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oksal, Meric; Bilge, S. Sirri; Bozkurt, Ayhan,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2008, vol. 58, # 10, p. 510 - 514
    作者:Koksal, Meric、Bilge, S. Sirri、Bozkurt, Ayhan、Sahin, Z. Sibel、Isik, Samil、Erol, Dilek Demir
    DOI:——
    日期:——
  •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and in vitro cytotoxicity evaluation of 3-thiooxindole derivatives: Tubulin polymerization inhibition and apoptosis inducing studies
    作者:Akash P. Sakla、Biswajit Panda、Ashutosh Mahale、Pravesh Sharma、Kritika Laxmikeshav、Mursalim Ali Khan、Onkar Prakash Kulkarni、Chandraiah Godugu、Nagula Shankaraiah
    DOI:10.1016/j.bmc.2023.117297
    日期:2023.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