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5,5-difluoropenta-3,4-dien-1-yl)benzene | 1186222-3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5,5-difluoropenta-3,4-dien-1-yl)benzene
英文别名
——
1-bromo-2-(5,5-difluoropenta-3,4-dien-1-yl)benzene化学式
CAS
1186222-36-5
化学式
C11H9BrF2
mdl
——
分子量
259.093
InChiKey
MQPAFWBYTSMVD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环构造策略合成(二氟甲基)萘:通过Pd催化的插入在1,1-二氟丙二烯的中心碳上形成C–C键
    摘要:
    进行1,1-二氟丙二烯的插入仅在其中心碳上形成CC键。在钯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含邻溴苯基的1,1-二氟丙二烯进行分子内插入。区域选择性C–C键的形成形成了一个六元碳环,从而导致了药学和农业化学上有希望的二氟甲基化萘。
    DOI:
    10.1039/c9ob00540d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羰基二氟乙烯基缩合反应轻松合成取代的1,1-二氟丙烯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两种用于羰基化合物的二氟乙烯基酰亚胺化的方法,以合成带有各种取代基的1,1-二氟丙烯。由1,1-二溴-2,2-二氟乙烯和正丁基锂生成的1-溴-2,2-二氟乙烯基锂与醛或酮反应,然后乙酰化,得到2-溴-3,3-二氟烯丙基醋酸盐。用n消除这些乙酸盐丁基锂可高产率提供1,1-二氟丙二烯。由1,1,1,1-三氟-2-碘乙烷和二异丙基氨基锂生成的2,2-二氟-1-碘乙烯基锂处理后,类似地由醛或酮制得3,3-二氟-2-碘代烯丙基乙酸酯。这些乙酸盐易于用锌金属消除,从而以高收率得到1,1-二氟丙二烯。 羰基化合物-金属化-二氟乙烯基亚化-1,1-二氟丙烯
    DOI:
    10.1055/s-0031-12901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acile Synthesis of 1,1-Difluoroallenes via the Difluorovinyliden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作者:Misaki Yokota、Kohei Fuchibe、Mikiko Ueda、Yuka Mayumi、Junji Ichikawa
    DOI:10.1021/ol9016673
    日期:2009.9.3
    2-Bromo-3,3-difluoroallylic acetates were readily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1-bromo-2,2-difluorovinyllithium, generated from 1,1-dibromo-2,2-difluoroethylene, followed by acetylation. On treatment with butyllithium, the bromoacetates underwent selective 1,2-elimination of lithium acetate to afford mono- and disubstituted 1,1-difluoroallenes in high yields.
    通过使羰基化合物与由1,1-二溴-2,2-二氟乙烯生成的1-溴-2,2-二氟乙烯基锂反应,然后进行乙酰化,可以容易地制备2-溴-3,3-二氟烯丙基乙酸酯。用丁基锂处理后,溴乙酸盐进行乙酸锂的1,2-消除选择性反应,以高收率得到单-和二取代的1,1-二氟丙二烯。
  • Facile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1,1-Difluoroallenes via Carbonyl Difluorovinylidenation
    作者:Junji Ichikawa、Ken Oh、Kohei Fuchibe、Misaki Yokota
    DOI:10.1055/s-0031-1290157
    日期:2012.3
    1,1-dibromo-2,2-difluoroethylene and n-butyllithium, with aldehydes or ketones, and subsequent acetylation, gives 2-bromo-3,3-difluoroallylic acetates. Elimination of these acetates with n-butyllithium affords 1,1-difluoroallenes in high yield. 3,3-Difluoro-2-iodoallylic acetates are similarly prepared from aldehydes or ketones on treatment with 2,2-difluoro-1-iodovinyllithium, generated from 1,1,
    已经开发了两种用于羰基化合物的二氟乙烯基酰亚胺化的方法,以合成带有各种取代基的1,1-二氟丙烯。由1,1-二溴-2,2-二氟乙烯和正丁基锂生成的1-溴-2,2-二氟乙烯基锂与醛或酮反应,然后乙酰化,得到2-溴-3,3-二氟烯丙基醋酸盐。用n消除这些乙酸盐丁基锂可高产率提供1,1-二氟丙二烯。由1,1,1,1-三氟-2-碘乙烷和二异丙基氨基锂生成的2,2-二氟-1-碘乙烯基锂处理后,类似地由醛或酮制得3,3-二氟-2-碘代烯丙基乙酸酯。这些乙酸盐易于用锌金属消除,从而以高收率得到1,1-二氟丙二烯。 羰基化合物-金属化-二氟乙烯基亚化-1,1-二氟丙烯
  • 一种取代单氟联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人:南昌大学
    公开号:CN1136834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代单氟联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二氟联烯化合物和格氏试剂为原料,CuCl为催化剂,THF为反应溶剂,在N2氛围下搅拌进行偶联反应。反应结束后,0℃加入甲醇和饱和氯化铵淬灭反应,经过滤除去固体不溶物、干燥除水、再过滤得到粗产物,最后经由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品。本发明使用廉价Cu作为C‑F键活化反应的催化剂,反应体系反应条件温和,实现了含氟联烯类化合物与格氏试剂的选择性的C‑F键烷基化及芳基化反应,为含氟化合物的进一步衍生化提供了新颖的中间体。
  • Copper‐Catalyzed Stereoselective Defluoroalkylation or ‐arylation of <i>gem</i>‐Difluoroallenes To Form Monofluoroalle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作者:Yaoming Tan、Kailun Chen、Jiaxin Hu、Sen Lin、Tao Wu
    DOI:10.1002/ejoc.202300869
    日期:2024.1.8
    The formation of monofluoroallenes by copper-catalyzed defluoroalkylation or defluoroarylation of gem-difluoroallenes using readily available and inexpensive Grignard reagents or other metal species is reported.
    据报道,使用容易获得且廉价的格氏试剂或其他金属物质,通过铜催化的脱氟烷基化或偕二氟丙二烯的脱氟芳基化来形成单氟丙二烯。
  • 10.15227/orgyn.093.0352
    作者:Fuchibe, Kohei、Abe, Masashi、Oh, Ken、Ichikawa, Junji
    DOI:10.15227/orgyn.093.0352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