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电喷雾电离(ESI),多阶段和高分辨率质谱实验,比较了
氨基酸组
氨酸(1),2-氧-组
氨酸(2)和2-
硫代-组
氨酸的气相
化学性质(3)。这些
氨基酸的所有三个不同的质子结合异二聚体的碰撞诱导解离(CID)导致相对气相质子亲和力顺序为:组
氨酸> 2-
硫代-组
氨酸> 2-氧代-组
氨酸。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证实了这一顺序,氧化的组
氨酸衍
生物的质子亲和力较低,这是由于它们采用更稳定的酮/
硫代酮互变异构形式的能力所致。所有质子化
氨基酸主要通过H 2 O和CO的联合损失而片段化,从而产生1离子。质子化的图2和3也经历其它小分子损失,包括NH 3和
亚胺HN = CHCO 2 H.观察到在裂解途径通过DFT计算,这揭示了被合理化的差异,虽然在通过引入氧原子的组
氨酸的修改2或3中的
硫原子不影响防止H 2 O + CO损失的屏障,相对于质子化组
氨酸降低了防止NH 3和HN = CHCO 2 H损失的屏障。版权所有©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