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di(2-pyridyl)-6,7-dicyano-1,4-quinoxaline | 926626-3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2-pyridyl)-6,7-dicyano-1,4-quinoxaline
英文别名
6,7-dicyano-2,3-di(2-pyridyl)quinoxaline;2,3-Dipyridin-2-ylquinoxaline-6,7-dicarbonitrile
2,3-di(2-pyridyl)-6,7-dicyano-1,4-quinoxaline化学式
CAS
926626-38-2
化学式
C20H10N6
mdl
——
分子量
334.34
InChiKey
FNLMEIZLNXXLS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9.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di(2-pyridyl)-6,7-dicyano-1,4-quinoxalinelithium 作用下, 以 戊醇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67%的产率得到2,3,9,10,16,17,23,24-tetrakis[2,3-di-di(2'-pyridyl)pyrazino]phthalocy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外围金属结合位点的不对称酞菁的合成方法
    摘要:
    用两个吡啶基官能化的邻苯二甲腈衍生物 1 进行环四聚反应,得到对称的无金属酞菁 2 和外围金属结合位点。鉴于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足,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外围八取代 Pcs 的合成途径,该 Pcs 包含 2,3-二(2-吡啶基)吡嗪基和对戊基苯氧基或对(叔丁基)苯氧基取代基的组合, 已经被开发出来。化合物 5-9 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邻苯二甲腈之间的统计缩合反应合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已被分离并表征为单一化合物。对于结构表征,给出了不对称 Zn 酞菁 11 的 X 射线研究。(©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6)
    DOI:
    10.1002/ejoc.200600619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2-吡啶基)乙二酮4,5二胺基邻苯二氰乙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9%的产率得到2,3-di(2-pyridyl)-6,7-dicyano-1,4-quinoxa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外围金属结合位点的不对称酞菁的合成方法
    摘要:
    用两个吡啶基官能化的邻苯二甲腈衍生物 1 进行环四聚反应,得到对称的无金属酞菁 2 和外围金属结合位点。鉴于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足,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外围八取代 Pcs 的合成途径,该 Pcs 包含 2,3-二(2-吡啶基)吡嗪基和对戊基苯氧基或对(叔丁基)苯氧基取代基的组合, 已经被开发出来。化合物 5-9 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邻苯二甲腈之间的统计缩合反应合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已被分离并表征为单一化合物。对于结构表征,给出了不对称 Zn 酞菁 11 的 X 射线研究。(©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6)
    DOI:
    10.1002/ejoc.2006006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erimental and DFT/Time‐Dependent DFT Studies on Neutral and One‐Electron‐Reduced Quinoxaline and Pyrazine Precursors and Their Mononuclear (Pd <sup>II</sup> , Pt <sup>II</sup> ) Derivatives
    作者:Maria Pia Donzello、Giorgia De Mori、Elisa Viola、David Futur、Zhen Fu、Corrado Rizzoli、Luisa Mannina、Enrico Bodo、Maria Luisa Astolfi、Claudio Ercolani、Karl M. Kadish
    DOI:10.1002/ejic.201402282
    日期:2014.8
    Electrochemical and UV/Vis spectral studies on the quinoxaline compound 2,3-di(2-pyridyl)-6,7-dicyano-1,4-quinoxaline, [(CN)2Py2Qx], its metallated derivatives [(CN)2Py2QxMCl2] (M = PdII, PtII) and their analogues sharing the dicyanopyrazine fragment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X-ray work on the new quinoxaline complex [(CN)2Py2QxPtCl2] establishes that PtII is coordinated to the pyridine N atoms
    喹喔啉化合物 2,3-di(2-pyridyl)-6,7-dicyano-1,4-quinoxaline, [(CN)2Py2Qx] 及其金属化衍生物 [(CN)2Py2QxMCl2] 的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M = PdII, PtII) 及其共享二氰基吡嗪片段的类似物被呈现和讨论。对新喹喔啉配合物 [(CN)2Py2QxPtCl2] 的 X 射线研究表明,PtII 与吡啶 N 原子配位(“py-py”配位)。带 1-电荷的喹喔啉和吡嗪化合物的光谱在 500-900 nm 区域显示出新的强吸收,并在 250-400 nm 区域显示红移带。通过使用 DFT/时间相关的 DFT 计算,根据气相和凝聚相中优化结构的 Kohn-Sham 轨道之间的单电子激发研究了前体和 PtII 衍生物对的自旋密度和光谱特征。允许对中性和带 1 电荷物质的实验和计算光谱特征进行详细比较。
  • A Synthetic Approach to Asymmetric Phthalocyanines with Peripheral Metal-Binding Sites
    作者:Marco Haas、Shi-Xia Liu、Antonia Neels、Silvio Decurtins
    DOI:10.1002/ejoc.200600619
    日期:2006.12
    derivative 1, functionalized with two pyridyl groups, undergoes a cyclotetramerization reaction to afford the symmetric metal-free phthalocyanine 2 with peripheral metal-binding sites. In view of its insufficient solubility in organic solvents, a synthetic route to asymmetric peripherally octasubstituted Pcs, which contain a combination of 2,3-di(2-pyridyl)pyrazino and p-pentylphenoxy or p-(tert-butyl)phenoxy
    用两个吡啶基官能化的邻苯二甲腈衍生物 1 进行环四聚反应,得到对称的无金属酞菁 2 和外围金属结合位点。鉴于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足,提供了一种不对称外围八取代 Pcs 的合成途径,该 Pcs 包含 2,3-二(2-吡啶基)吡嗪基和对戊基苯氧基或对(叔丁基)苯氧基取代基的组合, 已经被开发出来。化合物 5-9 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邻苯二甲腈之间的统计缩合反应合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已被分离并表征为单一化合物。对于结构表征,给出了不对称 Zn 酞菁 11 的 X 射线研究。(©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