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oxo-2-propylheptanoate | 125055-0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oxo-2-propylhepta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valerylpentanoate;3-oxo-2-propyl-heptanoic acid methyl ester;3-Oxo-2-propyl-heptansaeure-methylester;Heptanoic acid, 3-oxo-2-propyl-, methyl ester
methyl 3-oxo-2-propylheptanoate化学式
CAS
125055-03-0
化学式
C11H20O3
mdl
——
分子量
200.278
InChiKey
GCSIJVAGDSZLP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30-135 °C(Press: 20 Torr)
  • 密度:
    0.94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丁酸甲酯 、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生成 4-methyl-3-oxo-2-propyl-valeric acid methyl ester 、 methyl 3-oxo-2-propylhep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ies in Mixed Ester Condensations. II1
    摘要:
    DOI:
    10.1021/ja01156a1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2-Alkyl-Substituted 1,3-Diketones via the 1,4-Addition of the Grignard Reagents to α,β-Unsaturated Imidates
    作者:Seiichi Inoue、Osamu Suzuki、Kikumasa Sato
    DOI:10.1246/bcsj.62.1601
    日期:1989.5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methyl N-phenylacrylimidate with ethylmagnesium bromide in 80% yield. Similar diketones were obtained from methyl N-phenylcrotonimidate and N-phenylcinnamimidate with the Grignard reagents. The coupling of N-magnesio α-methoxy enamine and ketenimine, both of which are formed through the initial 1,4-addition of the Grignard reagent to α,β-unsaturated imidate, is the most plausible
    4-丙基-3,5-壬二酮通过N-苯基丙烯酰亚胺甲酯与化乙基的反应选择性地形成,产率为80%。用格氏试剂从 N-苯基巴豆酰亚胺甲酯和 N-苯基肉桂酰亚胺酯得到类似的二酮。N-氧化镁α-甲氧基烯胺和烯酮亚胺的偶联是形成二酮的最合理途径,两者都是通过格氏试剂与α,β-不饱和亚胺酸酯的初始1,4-加成形成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基乙酸 顺-3-己烯-1-丙酮酸 青霉酸 钠氟草酰乙酸二乙酯 醚化物 酮霉素 辛酸,2,4-二羰基-,乙基酯 草酸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钠盐 草酰乙酸二乙酯 草酰乙酸 草酰丙酸二乙酯 苯乙酰丙二酸二乙酯 苯丁酸,b-羰基-,2-丙烯基酯 聚氧化乙烯 羟基-(3-羟基-2,3-二氧代丙基)-氧代鏻 磷酸二氢2-{(E)-2-[4-(二乙胺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3-三甲基-3H-吲哚正离子 碘化镝 硬脂酰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酸乙酯 甲氧基乙酰乙酸酯 甲基氧代琥珀酸二甲盐 甲基4-环己基-3-氧代丁酸酯 甲基4-氯-3-氧代戊酸酯 甲基4-氧代癸酸酯 甲基4-氧代月桂酸酯 甲基4-(甲氧基-甲基磷酰)-2,2,4-三甲基-3-氧代戊酸酯 甲基3-羰基-2-丙酰戊酸酯 甲基3-氧代十五烷酸酯 甲基2-氟-3-氧戊酯 甲基2-氟-3-氧代己酸酯 甲基2-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乙酰基-4-甲基-4-戊烯酸酯 甲基2-乙酰基-2-丙-2-烯基戊-4-烯酸酯 甲基2,5-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戊酸酯 甲基2,4-二氟-3-氧代丁酸酯 甲基1-异丁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戊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1-乙酰基-2-乙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2Z,4E,6E)-2-乙酰基-7-(二甲基氨基)-2,4,6-庚三烯酸酯 甲基(2S)-2-甲基-4-氧代戊酸酯 甲基(1S,2R)-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甲基(1R,2R)-2-乙酰基环丙烷羧酸酯 瑞舒伐他汀杂质 瑞舒伐他汀杂质 环氧乙烷基甲基乙酰乙酸酯 环戊戊烯酸,Β-氧代,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