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Aza-bicyclo[2.2.2]oct-3-yl)-N'-(3-methylsulfanyl-phenyl)-ethane-1,2-diamine | 196611-2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Aza-bicyclo[2.2.2]oct-3-yl)-N'-(3-methylsulfanyl-phenyl)-ethane-1,2-diamine
英文别名
N-(1-azabicyclo[2.2.2]octan-3-yl)-N'-(3-methylsulfanylphenyl)ethane-1,2-diamine
N-(1-Aza-bicyclo[2.2.2]oct-3-yl)-N'-(3-methylsulfanyl-phenyl)-ethane-1,2-diamine化学式
CAS
196611-25-3
化学式
C16H25N3S
mdl
——
分子量
291.461
InChiKey
IIPAPIYTRDQGP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羰基二咪唑N-(1-Aza-bicyclo[2.2.2]oct-3-yl)-N'-(3-methylsulfanyl-phenyl)-ethane-1,2-diamine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1-(1-Aza-bicyclo[2.2.2]oct-3-yl)-3-(3-methylsulfanyl-phenyl)-imidaz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基咪唑烷基-2-酮衍生物作为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并完善了5-HT3受体结合的药效团模型。
    摘要:
    根据甲氧氯普胺(一种具有弱的5-HT3受体拮抗剂特性的D2受体拮抗剂)与zeetidoline的相似性,提出了苯甲酰胺基与苯基咪唑啉酮-2-酮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的生物等排体, D2受体拮抗剂。从这个前提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碱性氮杂双环烷基或咪唑基烷基部分的苯基咪唑啉二-2-酮衍生物,并评估了其与5-HT3受体放射性配体的结合亲和力([3H] -GR 43,694)。在豚鼠回肠分析(GPI)中测试了体外5-HT3受体拮抗剂的活性。通过抑制麻醉大鼠的Bezold-Jarisch反射确定了许多高亲和力配体是体内有效的5-HT3受体拮抗剂。一般来说,发现咪唑基烷基衍生物比氮杂双环烷基更具活性。1-(3,5-二氯苯基)-3-[(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咪唑啉丁-2-酮(58)特别显示出对5-HT3的极高亲和力在GPI分析中,其Kb为5.62 nM(Ki为0.038 nM),比测试的参比化
    DOI:
    10.1021/jm970060o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氨基茴香硫醚 在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甲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N-(1-Aza-bicyclo[2.2.2]oct-3-yl)-N'-(3-methylsulfanyl-phenyl)-ethane-1,2-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苯基咪唑烷基-2-酮衍生物作为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并完善了5-HT3受体结合的药效团模型。
    摘要:
    根据甲氧氯普胺(一种具有弱的5-HT3受体拮抗剂特性的D2受体拮抗剂)与zeetidoline的相似性,提出了苯甲酰胺基与苯基咪唑啉酮-2-酮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的生物等排体, D2受体拮抗剂。从这个前提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碱性氮杂双环烷基或咪唑基烷基部分的苯基咪唑啉二-2-酮衍生物,并评估了其与5-HT3受体放射性配体的结合亲和力([3H] -GR 43,694)。在豚鼠回肠分析(GPI)中测试了体外5-HT3受体拮抗剂的活性。通过抑制麻醉大鼠的Bezold-Jarisch反射确定了许多高亲和力配体是体内有效的5-HT3受体拮抗剂。一般来说,发现咪唑基烷基衍生物比氮杂双环烷基更具活性。1-(3,5-二氯苯基)-3-[(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咪唑啉丁-2-酮(58)特别显示出对5-HT3的极高亲和力在GPI分析中,其Kb为5.62 nM(Ki为0.038 nM),比测试的参比化
    DOI:
    10.1021/jm970060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enylimidazolidin-2-one Derivatives as Selective 5-HT<sub>3</sub> 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Refinement of the Pharmacophore Model for 5-HT<sub>3</sub> Receptor Binding
    作者:Franco Heidempergher、Antonio Pillan、Vittorio Pinciroli、Fabrizio Vaghi、Claudio Arrigoni、Giorgio Bolis、Carla Caccia、Luciano Dho、Robert McArthur、Mario Varasi
    DOI:10.1021/jm970060o
    日期:1997.10.1
    metoclopramide, a D2 receptor antagonist with weak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properties, and zetidoline, a D2 receptor antagonist. Starting from this premise, a series of phenylimidazolidin-2-one derivatives bearing a basic azabicycloalkyl or an imidazolylalkyl moiety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5-HT3 receptor radioligand binding affinity ([3H]-GR 43,694). In vitro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 activity was
    根据甲氧氯普胺(一种具有弱的5-HT3受体拮抗剂特性的D2受体拮抗剂)与zeetidoline的相似性,提出了苯甲酰胺基与苯基咪唑啉酮-2-酮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的生物等排体, D2受体拮抗剂。从这个前提出发,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碱性氮杂双环烷基或咪唑基烷基部分的苯基咪唑啉二-2-酮衍生物,并评估了其与5-HT3受体放射性配体的结合亲和力([3H] -GR 43,694)。在豚鼠回肠分析(GPI)中测试了体外5-HT3受体拮抗剂的活性。通过抑制麻醉大鼠的Bezold-Jarisch反射确定了许多高亲和力配体是体内有效的5-HT3受体拮抗剂。一般来说,发现咪唑基烷基衍生物比氮杂双环烷基更具活性。1-(3,5-二氯苯基)-3-[(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咪唑啉丁-2-酮(58)特别显示出对5-HT3的极高亲和力在GPI分析中,其Kb为5.62 nM(Ki为0.038 nM),比测试的参比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地溴铵中间体 阿地溴铵 阿地溴胺杂质10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3,2’-环氧乙烷] 盐酸盐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3,2'-环氧乙烷] 苯环喹溴铵 羟甲基-7-氨基头孢烷酸 羟奎溴铵 索非那新杂质K 盐酸戊乙奎醚 沙可美林 奎宁环盐酸盐 奎宁环-3-醇 盐酸盐 奎宁环-3-醇 奎宁环-3-硫醇 奎宁环-3-甲腈 奎宁环-2-胺 奎宁环 化合物IBIGLUSTAT 化合物 T30247 克利溴铵杂质A 乙酰克里定 a-(羟基甲基)-苯乙酸1-氮杂双环[2.2.2]辛-3-基酯 [(2S,5R)-5-乙烯基-1-氮杂双环[2.2.2]辛-2-基]甲醇 [(2E)-2-(1-铵双环[2.2.2]辛烷-3-亚基)乙基]2-环戊基-2-羟基-2-苯基乙酸酯氯化物 S-3-氨基奎宁环胺盐酸盐 S-3-氨基奎宁环二盐酸盐 O-吡喃鼠李糖基-(1-3)-O-吡喃木糖基-(1-2)-O-吡喃鼠李糖基-(1-4)-O-吡喃葡萄糖基-(1-1)-2-N-二十四烷酰(神经)鞘氨醇 N-苄基-1-氮杂双环[2.2.2]-3-辛胺 N-羟基奎宁环-3-羧酰胺 N-甲基醋克利定碘化物 N-甲基-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 8-(1-甲基吡咯烷-2-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7-甲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8-醇 5H-1,3-二噁唑并[4,5-c]吡咯-5-羧酸,4-[[[(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甲基]四氢-2,2-二甲基-6-[4-(苯基甲氧基)-5-[[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5H-吡咯并[3,2-d]嘧啶-7-基]-,1,1-二甲基乙基酯,(3aR,4R,6S,6aS)- 5-乙烯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2-甲醛 4-碘-1-氮杂双环(2.2.2)辛烷 4-甲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4-溴-1-氮杂双环[2.2.2]辛烷 4-氰奎宁环 4-氨甲基奎宁环 4-氟奎宁环-3-酮 4-奎宁环甲醛 4-乙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4-(羟基甲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3-苯氧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 3-羟基甲基奎宁环 3-羟基喹洛啉-3-甲腈 3-羟基-1-氮杂双环[2.2.2]辛烷-3-甲醇 3-甲基奎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