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utyl-3-phenylcyclopropenone | 620630-1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utyl-3-phenylcyclopropenone
英文别名
2-Butyl-3-phenylcycloprop-2-en-1-one
2-butyl-3-phenylcyclopropenone化学式
CAS
620630-10-6
化学式
C13H14O
mdl
——
分子量
186.254
InChiKey
DQQATPFKWPDSE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9.0±22.0 °C(Predicted)
  • 密度:
    1.07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高效的三键光化学生成:环戊烯酮的合成,性质和光脱羰基。
    摘要:
    烷基,芳基和杂原子取代的环丙烯酮的UV照射导致一氧化碳损失并形成相应炔烃的定量收率。光化学脱羰反应的量子产率从烷基取代的环丙烯酮的20%到30%到二苯基和二萘基环戊烯酮的70%以上。通过使用激光闪光光解法观察到该反应中中间体迅速形成(<5 ns),然后稍微慢一些(约40 ns)衰变。DFT计算使我们能够将这种中间体鉴定为由环丙烯酮环的碳-碳键之一裂解形成的两性离子物质。后者然后迅速损失一氧化碳以产生最终的炔属产物。尽管它们的光反应性很高,除羟基和甲氧基取代的环丙烯酮外,发现环丙烯酮是热稳定的化合物。后者甚至在室温下也能在羟基溶剂中进行快速溶剂分解。该反应对苯二炔结构原位生成的应用通过苯并二烯化的苯二炔12的光化学制备进行了说明。
    DOI:
    10.1021/jo034869m
  • 作为产物:
    描述:
    1-Butyl-6,6-dimethyl-2-phenyl-4,8-dioxa-spiro[2.5]oct-1-ene 在 Amberlyst 15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40 mg的产率得到2-butyl-3-phenylcycloprope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高效的三键光化学生成:环戊烯酮的合成,性质和光脱羰基。
    摘要:
    烷基,芳基和杂原子取代的环丙烯酮的UV照射导致一氧化碳损失并形成相应炔烃的定量收率。光化学脱羰反应的量子产率从烷基取代的环丙烯酮的20%到30%到二苯基和二萘基环戊烯酮的70%以上。通过使用激光闪光光解法观察到该反应中中间体迅速形成(<5 ns),然后稍微慢一些(约40 ns)衰变。DFT计算使我们能够将这种中间体鉴定为由环丙烯酮环的碳-碳键之一裂解形成的两性离子物质。后者然后迅速损失一氧化碳以产生最终的炔属产物。尽管它们的光反应性很高,除羟基和甲氧基取代的环丙烯酮外,发现环丙烯酮是热稳定的化合物。后者甚至在室温下也能在羟基溶剂中进行快速溶剂分解。该反应对苯二炔结构原位生成的应用通过苯并二烯化的苯二炔12的光化学制备进行了说明。
    DOI:
    10.1021/jo034869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合成α-吡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西安宇特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9296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本发明涉及一种α‑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通过DMAP催化溴苯乙酮和环丙烯酮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发生[3+3]环化反应生成α‑吡喃酮类化合物,高效合成α‑吡喃酮类化合物新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由于α‑吡喃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α‑吡喃酮类化合物新方法,有望为吡喃酮酮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方向。本发明公开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金属催化剂,产物易分离纯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合成方法步骤繁冗、原料复杂的技术难点,是对现有合成技术的突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Phosphine-Catalyzed Stereoselective Ring-Opening Addition of Cyclopropenones with Nucleophiles
    作者:LuLu Yang、Xin He、Jiao Jiao、Yuhai Tang、Jing Li、Yang Li、Ruixia Gao、Yong Wu、Silong Xu
    DOI:10.1021/acs.joc.3c00603
    日期:2023.7.7
    A phosphine-catalyzed ring-opening addition reaction of cyclopropenones with a variety of nucleophiles (NuH), including oxygen-, nitrogen-, sulfur-, and carbon-based on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which produces potentially useful α,β-unsaturated carbonyl derivatives in high yields (up to 99%), high regioselectivity, and exclusive E-selectivity. The reaction proceeds in high efficiency under very mild
    已经研究了环丙烯酮与各种亲核试剂 (NuH)(包括氧基、氮基、硫基和碳基试剂)的膦催化开环加成反应,该反应产生潜在有用的 α,β-不饱和羰基衍生物具有高产率(高达 99%)、高区​​域选择性和独特的E选择性。该反应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仅使用 1 mol% PPh 3即可高效进行在室温下作为催化剂。当使用氘代亲核试剂 (NuD) 时,该方法还适用于合成氘代烯烃。通过实验和DFT计算对该机制进行了研究,表明α-烯酮基磷叶立德是催化循环中的关键中间体,能够以立体选择性方式捕获亲核试剂。
  • Highly Efficient Photochemical Generation of a Triple Bond: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Photodecarbonylation of Cyclopropenones
    作者:Andrei Poloukhtine、Vladimir V. Popik
    DOI:10.1021/jo034869m
    日期:2003.10.1
    The latter then rapidly loses carbon monoxide to produce the ultimate acetylenic product. Despite their high photoreactivity, cyclopropenones were found to be thermally stable compoun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hydroxy- and methoxy-substituted cyclopropenones. The latter undergo rapid solvolysis in hydroxylic solvents eve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reaction to the in situ generation
    烷基,芳基和杂原子取代的环丙烯酮的UV照射导致一氧化碳损失并形成相应炔烃的定量收率。光化学脱羰反应的量子产率从烷基取代的环丙烯酮的20%到30%到二苯基和二萘基环戊烯酮的70%以上。通过使用激光闪光光解法观察到该反应中中间体迅速形成(<5 ns),然后稍微慢一些(约40 ns)衰变。DFT计算使我们能够将这种中间体鉴定为由环丙烯酮环的碳-碳键之一裂解形成的两性离子物质。后者然后迅速损失一氧化碳以产生最终的炔属产物。尽管它们的光反应性很高,除羟基和甲氧基取代的环丙烯酮外,发现环丙烯酮是热稳定的化合物。后者甚至在室温下也能在羟基溶剂中进行快速溶剂分解。该反应对苯二炔结构原位生成的应用通过苯并二烯化的苯二炔12的光化学制备进行了说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