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hydroxyimino-heptanoic acid | 24552-58-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hydroxyimino-heptanoic acid
英文别名
7-Hydroxyimino-heptansaeure;7-Hydroxyimino-n-heptansaeure;7-Hydroxyiminoheptansaeure;7-Hydroxyiminoheptanoic acid;7-hydroxyiminoheptanoic acid
7-hydroxyimino-heptanoic acid化学式
CAS
24552-58-7
化学式
C7H13NO3
mdl
——
分子量
159.185
InChiKey
ITDMJTWGZZUCH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6.0±25.0 °C(Predicted)
  • 密度:
    1.1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69.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SDS

SDS:eac67b2bfcb4020af4d2feea07fa86b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Kerschbaum, Chemische Berichte, 1927, vol. 60, p. 907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金属-亚硝基配合物反应的研究。I. 使用五氰基亚硝基高铁酸钠 (II) 进行环烷酮的新亚硝基分解反应
    摘要:
    在碱性条件下,环烷酮与五氰基亚硝基高铁酸钠 (II) (NP) 反应生成红棕色或红紫色的络合物。配合物的溶剂分解在热碱性条件下得到 ω-(羟基亚氨基)链烷酸,并在酸性条件下以良好的产率得到 ω-氰基链烷酸或其酯。这些产物对应于环烷酮的亚硝基分解产物。通过使用 15N 标记的 NP 研究了反应机制。该复合物最初是通过 NP 的亚硝酰基配体对环烷酮的活性亚甲基进行亲电攻击而形成的。然后,在中心高铁酸盐离子的影响下,溶剂种类的作用发生了所得配体 2-(羟基亚氨基)环烷酮的 C-C 键断裂。
    DOI:
    10.1246/bcsj.50.7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erschbaum, Chemische Berichte, 1927, vol. 60, p. 907
    作者:Kerschbaum
    DOI:——
    日期:——
  •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ction of Metal–Nitrosyl Complexes. I. New Nitrosolysis Reaction of Cycloalkanones Using Sodium Pentacyanonitrosylferrate(II)
    作者:Akira Ishigaki、Masatoshi Oue、Yoshikazu Matsushita、Isao Masuda、Toshiyuki Shono
    DOI:10.1246/bcsj.50.726
    日期:1977.3
    reacted with sodium pentacyanonitrosylferrate(II) (NP) to give red-brown or red-violet colored complexes under an alkaline condition. The solvolysis of the complexes gave ω-(hydroxyimino)alkanoic acids under a hot alkaline condition and gave ω-cyanoalkanoic acids or their esters in an acidic condition in good yields. These Products correspond to nitrosolysis products of cycloalkanone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在碱性条件下,环烷酮与五氰基亚硝基高铁酸钠 (II) (NP) 反应生成红棕色或红紫色的络合物。配合物的溶剂分解在热碱性条件下得到 ω-(羟基亚氨基)链烷酸,并在酸性条件下以良好的产率得到 ω-氰基链烷酸或其酯。这些产物对应于环烷酮的亚硝基分解产物。通过使用 15N 标记的 NP 研究了反应机制。该复合物最初是通过 NP 的亚硝酰基配体对环烷酮的活性亚甲基进行亲电攻击而形成的。然后,在中心高铁酸盐离子的影响下,溶剂种类的作用发生了所得配体 2-(羟基亚氨基)环烷酮的 C-C 键断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