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氟-4-硝基苯甲酰氯 | 403-23-6

中文名称
2-氟-4-硝基苯甲酰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4-nitrobenzo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2-fluoro-4-nitrobenzoic acid chloride
2-氟-4-硝基苯甲酰氯化学式
CAS
403-23-6
化学式
C7H3ClFNO3
mdl
——
分子量
203.557
InChiKey
BUBMAUUSVWQBM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5 °C
  • 沸点:
    139-141 °C(Press: 13 Torr)
  • 密度:
    1.54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6399090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68054b44870b3bb484ddf7f1bfbd4b8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氟-4-硝基苯甲酰氯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苯酚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乙酰胺醋酸异丙酯 为溶剂, 50.0~100.0 ℃ 、600.01 kPa 条件下, 反应 12.67h, 生成 4-[3-[4-氰基-3-(三氟甲基)苯基]-5,5-二甲基-4-氧代-2-硫酮-1-咪唑烷基]-2-氟-N-甲基苯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EN]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ENZALUTAMIDE
    [FR]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ENZALUTAMIDE
    摘要:
    这项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公式I的恩扎鲁胺的方法,从公式XI的中间体开始,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的存在下,以通式VIII的异硫氰酸盐为环化试剂,添加通式R-OH的醇类作为添加剂,其中R是具有碳原子数为C1-C20的烷基或取代烷基,具有碳原子数为C6-C16的芳基或取代芳基。
    公开号:
    WO2015154730A1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氟-4-硝基苯甲酸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2-氟-4-硝基苯甲酰氯
    参考文献:
    名称:
    萘酰亚胺-芳酰基杂化物作为强效转酮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除草活性
    摘要:
    转酮醇酶 (TK) 被确定为开发新型除草剂的新目标。本研究以传统知识为新靶点设计制备了一系列萘酰亚胺-芳酰基杂化物,并对其除草活性进行了测试。体外生物测定表明,化合物4c和4w对血红木(DS)和苋菜(AR )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200 mg/L时抑制90%以上,100 mg/L时抑制80%左右。此外,化合物4c和4w对DS和AR表现出优异的芽后除草活性温室中 90 g [活性成分 (ai)]/ha 时的抑制率约为 90%,而温室中 50 g (ai)/ha 时的抑制率约为 80%,这与甲基磺草酮的活性相当。At TK的荧光猝灭实验揭示了从化合物4w到At TK 的电子转移,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强激基复合物。分子对接分析进一步表明,化合物4w通过与活性位点氨基酸的相互作用与At TK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从而导致其对TK的强抑制活性。这些发现表明,化合物4w可能是针对 TK 的新型除草剂的主要候选者。
    DOI:
    10.1021/acs.jafc.2c045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ANTI-RSV COMPOUNDS<br/>[FR] COMPOSÉS ANTI-VRS
    申请人:GILEAD SCIENCES INC
    公开号:WO2011005842A1
    公开(公告)日:2011-01-13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ti-RSV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methods for use of the compounds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SV infection.
    本发明涉及式(I)的抗RSV化合物,以及利用这些化合物在治疗和预防RSV感染中的方法。
  •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及医药用途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公开号:CN1117632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具体涉及如式I所示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尤其涉及苯并噻唑类化合物作为USP7C端结构域调控剂在预防和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恶性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式I所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与USP7C端蛋白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并可以降低肿瘤细胞中DNMT1的蛋白平,因而可应用在制备USP7调控剂,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可以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恶性肿瘤的药物。
  • NOVEL COMPOUNDS
    申请人:HALSALL Christopher Thomas
    公开号:US20080009482A1
    公开(公告)日:2008-01-10
    There is provided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uses in therapy.
    提供了一个化合物的化学式(I): 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以及在治疗中的用途。
  • Copper‐Mediated Aminoquinoline‐Directed Radiofluorination of Aromatic C−H Bonds with K <sup>18</sup> F
    作者:So Jeong Lee、Katarina J. Makaravage、Allen F. Brooks、Peter J. H. Scott、Melanie S. Sanford
    DOI:10.1002/anie.201812701
    日期:2019.3.4
    A Cu-mediated ortho-C-H radiofluorination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that are protected as 8-aminoquinoline benzamides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uses K18 F and is compatible with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al groups. The reaction is showcased in the high specific activity automated synthesis of the RARβ2 agonist [18 F]AC261066.
    描述了被保护为8-氨基喹啉苯甲酰胺的芳香族羧酸的Cu介导的邻位CH化。该方法使用K18 F,并且与多种官能团兼容。该反应在RARβ2激动剂[18 F] AC261066的高比活性自动合成中得到展示。
  • Thiopyrimidine and isothiazolopyrimidine kinase inhibitor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40014756A1
    公开(公告)日:2004-01-22
    Compounds having the formula 1 are useful for inhibiting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methods of making the compound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using the compounds.
    具有以下化学式的化合物对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具有用处。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进行治疗的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