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氢过氧-2-甲基丙酸 | 57196-76-6

中文名称
2-氢过氧-2-甲基丙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hydroperoxy-2-methylpropanoic acid
英文别名
2-Hydroperoxy-2-methylpropionsaeure
2-氢过氧-2-甲基丙酸化学式
CAS
57196-76-6
化学式
C4H8O4
mdl
——
分子量
120.105
InChiKey
XJKOOUSMHOOYK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氢过氧-2-甲基丙酸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三氯乙烷 为溶剂, 以71%的产率得到dimethyl α-peroxy lac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模式选择性的空间和立体电子控制作为与二甲基 α-过氧内酯反应中烯烃结构的函数:环负载和烯产物与环氧化物
    摘要:
    二、三和四取代的烯烃 2 被二甲基 α-过氧内酯 (1) 氧化得到环加成、烯和环氧化产物 3-6。在甲醇存在下,另外获得捕集产物7。观察到的产物分布中的二分法对于该反应需要两条不同的路径,即一条通过开放、拉伸的 1,6 偶极子的路径和另一条环氧化路径。两条路径都源于烯烃 2 的双键对 α-过氧内酯 1 的过氧化物键的 SN2 攻击,第一个不对称(端向攻击),导致 1,6 偶极子 A,第二个对称(中心攻击)关于双键的接近,导致环氧化。假设 1,6 偶极子提供环加合物,其中获得了热力学有利的非对映异构体,和烯产品。在环氧化中,氧转移后释放的 α-内酯低聚到聚酯 8 或在甲醇存在下被捕获为 α-甲氧基 a...
    DOI:
    10.1021/ja953442x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模式选择性的空间和立体电子控制作为与二甲基 α-过氧内酯反应中烯烃结构的函数:环负载和烯产物与环氧化物
    摘要:
    二、三和四取代的烯烃 2 被二甲基 α-过氧内酯 (1) 氧化得到环加成、烯和环氧化产物 3-6。在甲醇存在下,另外获得捕集产物7。观察到的产物分布中的二分法对于该反应需要两条不同的路径,即一条通过开放、拉伸的 1,6 偶极子的路径和另一条环氧化路径。两条路径都源于烯烃 2 的双键对 α-过氧内酯 1 的过氧化物键的 SN2 攻击,第一个不对称(端向攻击),导致 1,6 偶极子 A,第二个对称(中心攻击)关于双键的接近,导致环氧化。假设 1,6 偶极子提供环加合物,其中获得了热力学有利的非对映异构体,和烯产品。在环氧化中,氧转移后释放的 α-内酯低聚到聚酯 8 或在甲醇存在下被捕获为 α-甲氧基 a...
    DOI:
    10.1021/ja953442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ic and Stereoelectronic Control of the Mode Selectivity as a Function of Alkene Structure in the Reaction with Dimethyl α-Peroxy Lactone:  Cycloadducts and Ene Products <i>versus</i> Epoxides
    作者:Waldemar Adam、Lluis Blancafort
    DOI:10.1021/ja953442x
    日期:1996.1.1
    The oxidation of di-, tri-, and 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2 by dimethyl α-peroxy lactone (1) affords the cycloaddition, ene, and epoxidation products 3−6. In the presence of methanol, additionally the trapping products 7 are obtained. The observed dichotomy in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requires two different paths for this reaction, namely a path via an open, stretched 1,6 dipole and another path for
    二、三和四取代的烯烃 2 被二甲基 α-过氧内酯 (1) 氧化得到环加成、烯和环氧化产物 3-6。在甲醇存在下,另外获得捕集产物7。观察到的产物分布中的二分法对于该反应需要两条不同的路径,即一条通过开放、拉伸的 1,6 偶极子的路径和另一条环氧化路径。两条路径都源于烯烃 2 的双键对 α-过氧内酯 1 的过氧化物键的 SN2 攻击,第一个不对称(端向攻击),导致 1,6 偶极子 A,第二个对称(中心攻击)关于双键的接近,导致环氧化。假设 1,6 偶极子提供环加合物,其中获得了热力学有利的非对映异构体,和烯产品。在环氧化中,氧转移后释放的 α-内酯低聚到聚酯 8 或在甲醇存在下被捕获为 α-甲氧基 a...
  • Chemiluminescence of dimethyldioxetanone. Unimolecular generation of excited singlet and triplet acetone. Chemically initiated electron-exchange luminescence, the primary light generating reaction
    作者:Steven P. Schmidt、Gary B. Schuster
    DOI:10.1021/ja00521a049
    日期:1980.1
    Abstract : Dimethyldioxetanone (2a) undergoes two distinct thermal reactions which generate electronically excited states. The unimolecular decomposition of 2a at 30.0 C produces excited singlet and triplet acetone, with efficiencies of 0.1 and 1.5% respectively. The composite activation energy for formation of singlet acetone is 3-4 kcal/mol greater than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thermal disappearance
    摘要 : 二甲基二氧杂环丁酮 (2a) 经历两种不同的热反应,产生电子激发态。2a 在 30.0 C 的单分子分解产生激发的单线态和三线态丙酮,效率分别为 0.1% 和 1.5%。形成单线态丙酮的复合活化能比2a热消失的活化能大3-4 kcal/mol。这一结果被解释为二氧杂环丁酮分解的两条平行竞争途径,其中活性更高的一条导致激发的丙酮。添加易氧化的芳烃或胺类催化2a的化学发光。催化速率常数的大小和光产生效率与烃的单电子氧化电位相关。在这些条件下,化学发光由化学引发的电子交换发光 (CIEEL) 路径产生。(作者)
  • Cyclic peroxides. 52. .alpha.-Peroxylactones via dehydrative cyclization of .alpha.-hydroperoxy acids
    作者:Waldemar Adam、Arnaldo Alzerreca、Ju-Chao Liu、Faris Yany
    DOI:10.1021/ja00459a038
    日期:1977.8
  • ADAM, W.;CUETO, O.;REBOLLO, H., ANGEW. CHEM., 1982, 94, N 1, 82-83
    作者:ADAM, W.、CUETO, O.、REBOLLO, H.
    DOI:——
    日期:——
  • ADAM W.; ALZERRECA A.; LIU J.-C.; YANY F., J. AMER. CHEM. SOC. <JACS-AT>, 1977, 99, NO 17, 5768-5773
    作者:ADAM W.、 ALZERRECA A.、 LIU J.-C.、 YANY F.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过甲酸 过氧化氢,1,1-二甲基己基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 过氧乙酰亚胺酸 辛基过氧化物 环己基过氧化氢化物 特戊基过氧化氢 氯(氢过氧)甲烷 氫過氧化乙基 氢过氧甲基-环己烷 氢过氧环戊烷 氢过氧基甲烷 氢过氧(甲氧基)甲烷 庚基氢过氧化物 叔己基过氧化氢 叔丁基过氧化氢 二氯(氢过氧)甲烷 乙基-(2-氢过氧基丙-2-基)二氮烯 丙基氢过氧化物 丁基氢过氧化物 8a-氢过氧基-2,3,4,4a,5,6,7,8-八氢-1H-萘 5-甲基-2-己基过氧化氢 4-甲氧基-3-(三氟甲基)苯甲基胺 4-氢过氧基-2-戊酮 4-异丙基-1-甲基-2,5-环己二烯-1-基氢过氧化物 4-乙烯基-4-氢过氧基环己烯 4-[(1,1-二甲基乙基)过氧]-1,1,4-三甲基戊基氢过氧化物 3-甲基-3-戊烷基氢过氧化物 3-环己烯基氢过氧化物 3-溴-2-甲基丁烷-2-基过氧化氢 2-过氧化丁酮 2-羟基过氧-2-甲基环己酮 2-癸基过氧化氢 2-环己烯-1-基氢过氧化物 2-氯-1-甲氧基乙基过氧化氢 2-氢过氧基戊烷 2-氢过氧基庚烷 2-氢过氧基丙烷 2-氢过氧基丙-2-基-甲基二氮烯 2-氢过氧-2-甲基丙酸 2-丁基偶氮-2-丙基氢过氧化物 2,5-二甲基正己烷-2,5-二甲羟基过氧化物 2,2-过氧化二氢丙烷 1-甲氧基乙基过氧化氢 1-甲氧基-2-(2-辛氧基-乙氧基)-乙-1-基-过氧化氢 1-甲基环己基过氧化氢 1-氢过氧基-4-甲基戊烷-2-酮 1-氢过氧十五烷 1-氢过氧十一烷 1-氢过氧-1-甲基环戊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