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4-aminophenyl)sulfonyl](6-chloropyrazin-2-yl)azanide | 23307-7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4-aminophenyl)sulfonyl](6-chloropyrazin-2-yl)azanide
英文别名
sulfachloropyrazine sodium;sulfaclozine sodium;Sodium sulfaclozine;sodium;(4-aminophenyl)sulfonyl-(6-chloropyrazin-2-yl)azanide
sodium [(4-aminophenyl)sulfonyl](6-chloropyrazin-2-yl)azanide化学式
CAS
23307-72-4
化学式
C10H8ClN4O2S*Na
mdl
——
分子量
306.708
InChiKey
NIUFFODHMKLSC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DMF:1mg/mL; DMSO:1mg/mL; PBS(pH 7.2):1 mg/m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5.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SDS

SDS:89f4284d70b1e63d3e475cf3b43ddf4a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Sulfaclozine sodium(磺吡嗪)是一种有效的磺酰胺衍生物,具有抗菌和抗球虫作用。它通常用于各种家禽疾病(尤其是结肠杆菌病、禽霍乱和球虫病)的相关研究。

靶点
  • 细菌;寄生虫
体外研究

Sulfaclozine 在三种系统中被消除:UV/TiO₂,UV/K₂S₂O₈ 和 UV/TiO₂/K₂S₂O₈。在 pH 7 的条件下,Sulfaclozine 被 TiO₂ 表面弱吸附(<5%),但在超纯水中,它可以被以下三种系统有效消除:UV/TiO₂、UV/K₂S₂O₈ 和 UV/TiO₂/K₂S₂O₈。此外,在 Sulfaclozine 的 12 种副产物中,传导带电子负责形成一些主要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可能是直接形成的或由超氧化物自由基形成的。

体内研究

Sulfaclozine(60 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寄生虫和微生物感染,而非全身性感染。具体实验如下:

  • 动物模型:14 只 30 日龄的公雏鸡
  • 剂量:60 mg/kg
  • 给药方式:静脉注射或口服(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
  • 结果:通过静脉注射,血清药物浓度在 0.083、0.50、2、6、24 和 72 小时时分别为 99.62、83.50、72.68、58.43、38.66 和 13.14 μg/mL。通过口服给药,血清药物浓度在相应时间点分别为 4.33、7.95、16.46、22.88、16.03 和 5.74 μg/mL。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4-aminophenyl)sulfonyl](6-chloropyrazin-2-yl)azanide(2E)-3-(4-氯苯基)丙烯酰氯吡啶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2E)-3-(4’-chlorophenyl)-N-{4’’-[(6’’’-chloropyrazin-2’’’-yl)sulfamoyl]phenyl}prop-2-enamide sodium salt
    参考文献:
    名称: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dium salts of (2 E )‐3‐(4'‐halophenyl)prop‐2‐enoyl sulfachloropyrazine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摘要:
    合成得到(2E)-3-(4'-卤代苯基)丙-2-烯酰磺胺氯吡嗪的三种钠盐(CCSCP),通过1H、13C NMR,LC-MS和IR确定了其结构。利用荧光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CCSC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 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298,303和308 K下,当低浓度CCSCP时,BSA与CCSCP之间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当高浓度CCSCP时,则为静、动力学兼有猝灭方式。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平衡常数、结合位点和相应的 热力学参数(ΔH,ΔS,ΔG)。所有ΔG值均为负值,表明CCSCP与BSA的结合是自发的。所有CCSCP体系下,ΔH均为负值,而ΔS均为正值,但其对ΔG值的贡献不同。当4'取代基为氟或氯时,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要作用力;而当卤素为溴时,离子相互作用和质子转移决定了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利用Fö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CCSCP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通过同步荧光技术分析了CCSCP对BSA构象的影响。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DOI:
    10.1002/bio.236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肉桂酸酰胺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止血 化瘀药物中的应用
    申请人:广西大学
    公开号:CN10328875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本发明公开了肉桂酸酰胺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止血化瘀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人以羟基肉桂酸与磺胺类药物为原料,将羟基肉桂酸溶于乙酸酐中,然后依次加入吡啶四氢呋喃并与磺胺类药物反应得到酰胺化合物粗品,经过滤、洗涤、重结晶等工序得到一类新型的肉桂酸酰胺衍生物。研究发现,此类化合物能通过内外源凝血途径激活凝血因子,加强子宫活动,可以较好的与人血清结合,在体内很好的运输,发挥促凝活性和镇痛作用,同时有化瘀的双向调节效果。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复实验以及小鼠离体子宫实验证实,此类化合物分别存在促凝、抗凝以及双向调节的活性,具有止血化瘀药物用途,可应用在制备血液疾病药物方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