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romo-N-(3-methoxy-benzyl)-N-[2-(4-methoxy-phenylcarbamoyl)-phenyl]-malonamic acid methyl ester | 1027504-2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romo-N-(3-methoxy-benzyl)-N-[2-(4-methoxy-phenylcarbamoyl)-phenyl]-malonam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2-bromo-3-[2-[(4-methoxyphenyl)carbamoyl]-N-[(3-methoxyphenyl)methyl]anilino]-3-oxopropanoate
2-Bromo-N-(3-methoxy-benzyl)-N-[2-(4-methoxy-phenylcarbamoyl)-phenyl]-malonam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027504-28-4
化学式
C26H25BrN2O6
mdl
——
分子量
541.398
InChiKey
DTSPCVRGJUBNI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9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romo-N-(3-methoxy-benzyl)-N-[2-(4-methoxy-phenylcarbamoyl)-phenyl]-malonamic acid methyl ester 在 lithium hydroxide 、 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1-(3-Methoxy-benzyl)-4-(4-methoxy-phenyl)-2,5-dioxo-2,3,4,5-tetrahydro-1H-benzo[e][1,4]diazepine-3-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实用合成潜在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衍生物在C3-,N1-和N4-位带有取代基。
    摘要:
    方便地合成了各种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化合物,特别是在C3-,N1-和N4-位具有取代基的化合物。这些合成策略的重要特征包括:(i)使用等位酸酐与α-氨基酯的偶联反应直接构建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的核心结构;(ii)使用碳酸钾作为在N1-位选择性烷基化的选择的碱,同时使用锂化的2-乙基乙酰苯胺作为提供N4-烷基化的所需的碱;(iii)使用2-硝基苯甲酰氯作为邻氨基苯甲酸的合成当量,以促进与聚乙烯树脂结合的液相组合合成。制备的1,4-苯并二氮杂-2 通过功能测定评估5-二酮化合物对内皮素受体的拮抗作用,该功能测定针对由内皮素-1诱导的分子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抑制活性。初步结果表明,在N1-和N4-位带有两个侧基芳基取代基的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比相应的未烷基化和N-单烷基化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抑制活性。有前途的候选物1-苄基-7-氯-3-异丙基-4-(3-甲氧基苄基)-1
    DOI:
    10.1039/b514937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实用合成潜在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衍生物在C3-,N1-和N4-位带有取代基。
    摘要:
    方便地合成了各种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化合物,特别是在C3-,N1-和N4-位具有取代基的化合物。这些合成策略的重要特征包括:(i)使用等位酸酐与α-氨基酯的偶联反应直接构建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的核心结构;(ii)使用碳酸钾作为在N1-位选择性烷基化的选择的碱,同时使用锂化的2-乙基乙酰苯胺作为提供N4-烷基化的所需的碱;(iii)使用2-硝基苯甲酰氯作为邻氨基苯甲酸的合成当量,以促进与聚乙烯树脂结合的液相组合合成。制备的1,4-苯并二氮杂-2 通过功能测定评估5-二酮化合物对内皮素受体的拮抗作用,该功能测定针对由内皮素-1诱导的分子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抑制活性。初步结果表明,在N1-和N4-位带有两个侧基芳基取代基的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比相应的未烷基化和N-单烷基化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抑制活性。有前途的候选物1-苄基-7-氯-3-异丙基-4-(3-甲氧基苄基)-1
    DOI:
    10.1039/b51493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1,4-Benzodiazepine- 2,5-dione Derivatives
    作者:Tong-Ing Ho、Wen-Shiong Chen、Chi-Wei Hsu、Yeun-Min Tsai、Jim-Min Fang
    DOI:10.3987/com-02-9525
    日期:——
    A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1,4-benzodiazepine-2,5-dione derivatives with a carboxy group at the 3-position is realized in good yields by using methyl malonylchloride as a key reagent and intra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as ring closure reaction.
  • Practical synthesis of potential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s of 1,4-benzodiazepine-2,5-dione derivatives bearing substituents at the C<sub>3</sub>-, N<sub>1</sub>- and N<sub>4</sub>-positions
    作者:Ming-Fu Cheng、Hui-Ming Yu、Bor-Wen Ko、Yu Chang、Ming-Yi Chen、Tong-Ing Ho、Yeun-Min Tsai、Jim-Min Fang
    DOI:10.1039/b514937a
    日期:——
    using lithiated 2-ethylacetanilide as the required base to furnish the N4-alkylation; and (iii) using 2-nitrobenzoyl chloride as a synthetic equivalent of anthranilic acid to facilitate the polyethylene resin-bound liquid-phase combinatorial synthesis. The prepared 1,4-benzodiazepine-2,5-dione compounds are evaluated for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m by a functional assay that measure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方便地合成了各种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化合物,特别是在C3-,N1-和N4-位具有取代基的化合物。这些合成策略的重要特征包括:(i)使用等位酸酐与α-氨基酯的偶联反应直接构建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的核心结构;(ii)使用碳酸钾作为在N1-位选择性烷基化的选择的碱,同时使用锂化的2-乙基乙酰苯胺作为提供N4-烷基化的所需的碱;(iii)使用2-硝基苯甲酰氯作为邻氨基苯甲酸的合成当量,以促进与聚乙烯树脂结合的液相组合合成。制备的1,4-苯并二氮杂-2 通过功能测定评估5-二酮化合物对内皮素受体的拮抗作用,该功能测定针对由内皮素-1诱导的分子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抑制活性。初步结果表明,在N1-和N4-位带有两个侧基芳基取代基的1,4-苯并二氮杂-2,5-二酮比相应的未烷基化和N-单烷基化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抑制活性。有前途的候选物1-苄基-7-氯-3-异丙基-4-(3-甲氧基苄基)-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