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chloro-2-oxo-2H-chromene-3-sulfonyl chloride | 18633-7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chloro-2-oxo-2H-chromene-3-sulfon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4-chlorocoumarin-3-sulfonyl chloride;4-chloro-2-oxo-2H-chromene-3-sulfonyl chloride;4-chloro-2-oxochromene-3-sulfonyl chloride
4-chloro-2-oxo-2H-chromene-3-sulfon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18633-79-9
化学式
C9H4Cl2O4S
mdl
MFCD28954037
分子量
279.1
InChiKey
BMBIIPARTPJPL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8-150 °C(Solv: cyclohexane (110-82-7))
  • 沸点:
    431.3±45.0 °C(Predicted)
  • 密度:
    1.7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chloro-2-oxo-2H-chromene-3-sulfony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An Improved Synthesis of 4-Chlorocoumarin-3-sulfonyl Chloride and Its Reactions with Different Bidentate Nucleophiles to Give Pyrido[1',2':2,3]- and Thiazino[3',2':2,3]-1,2,4-Thiadiazino[6,5-c]Benzopyran-6-one 7,7-Dioxides
    摘要:
    据报道,一种改进的合成方法以非常好的收率(约 85%)提供 4-氯香豆素-3-磺酰氯 (4)。该化合物与各种双齿​​亲核试剂(例如 2-氨基吡啶和 2-氨基噻唑)反应,以获得取代的吡啶并和噻嗪基-1,2,4-噻二嗪基苯并吡喃酮二氧化物(潜在的抗癌和抗 HIV 药物)。这些反应在室温下迅速发生,产生黄色沉淀,这些沉淀不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使得纯化过程具有挑战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稠合杂环不稳定并且随着1,2,4-噻二嗪环的打开而分解。
    DOI:
    10.3390/12082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4-羟基香豆素氯磺酸 、 potassium hydroxid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6.5h, 生成 4-chloro-2-oxo-2H-chromene-3-sulfon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Microbiological Activity of Some Newly Synthesized Derivatives of 2-Oxo-2H-chromen-2-one
    摘要:
    通过2-氨基-5-甲基硫代-1,3,4-噻二唑、3-氨基-5-甲基异噁唑、2-氨基-6-氟苯并噻唑、2-氨基-5-氯吡啶分别作用于4-氯-2-氧代-2H-咔喱-3-磺酰氯,得到相应的9-甲基硫代-7,7-二氧-7,7a-二氢-5-氧-7λ6,10-二硫-8,11-双氮杂-环戊[b]菲南-6-酮、9-甲基-7,7-二氧-7H-5,8-二氧-7λ6-硫-7a,11-双氮杂-环戊[b]菲南-6-酮、9-氟-7,7-二氧-7H-5-氧-7λ6,12-二硫-7a,13-双氮杂-吲哚[1,2-b]菲南-6-酮和9-氯-7,7-二氧-7H-5-氧-7λ6-硫-7a,12-双氮杂-苯并[α]蒽-6-酮,并以令人满意的产率分离出来。基于2-酮基咔喱和在3和4位置上凝聚的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我们还研究了这些新化合物(5-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肺炎链球菌、鲑气单胞菌、芽孢杆菌等的微生物活性,并且其中一些表现出显著的活性。
    DOI:
    10.1155/2011/4029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ecchi,S. et al.,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967, vol. 97, p. 1749 - 1761
    作者:Checchi,S. et al.
    DOI:——
    日期:——
  • TRKOVNIK, M.;KULES, M.;KITAN, D.;ISMAILI, M., GLAS. HEM. I TEHNOL. BIH.,(1987-1988) N4-35, C. 73-77
    作者:TRKOVNIK, M.、KULES, M.、KITAN, D.、ISMAILI,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