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Z,4Z)-ethyl undeca-2,4-dienoate | 39944-8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Z,4Z)-ethyl undeca-2,4-die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2Z,4Z)-undeca-2,4-dienoate
(2Z,4Z)-ethyl undeca-2,4-dienoate化学式
CAS
39944-82-6
化学式
C13H22O2
mdl
——
分子量
210.316
InChiKey
GKZHQLHOAZNYIW-BASFJDS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Z,4Z)-ethyl undeca-2,4-dienoate乙基溴化镁copper(I) bromide dimethylsulfide complex 、 (R)-1-{(S)-2-(dicyclohexylphosphino)ferrocenyl}ethyldiphenylphosphine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17h, 以66% ee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对映选择性扩展共轭加成的机理:基于结构的方法
    摘要:
    对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6-对映选择性加成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来研究使用Cu催化可获得的选择性范围。在这里,报道了一种底物-试剂方法来获得有关扩展缀合物加成机理的结构信息。通过研究格氏试剂和铜源中几种卤化物对对映选择性1,6-加成的影响,表明使用EtMgBr作为格氏试剂和CuI作为铜源的组合是有利的。此外,探索带有几种烷基酯的底物发现,叔丁基酯底物增强了1,6-加成中的对映异构,并允许添加BnCH 2溴化镁。还研究了具有各种吸电子基团的底物,确定酯底物最适合1,6加成。其他两项研究的重点是Me取代的烯烃底物和具有所有可能的烯烃几何形状的底物。这些研究表明,当使用α-Me底物时,在1,6-加成中空前的高对映选择性,并为1,6-加成机理提供了相关见解。最后,研究了具有三个或四个烯烃与吸电子基团共轭的底物。在此,报道了1,8-加成,其以合理的产率,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给出了相应的产物。结合这些研究
    DOI:
    10.1021/cs501297s
  • 作为产物:
    描述:
    lithium di(n-hexyl)cuprate 在 叔丁基锂 、 zinc dibromide 作用下, 反应 12.0h, 生成 (2Z,4Z)-ethyl undeca-2,4-di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炔元素金属化-钯催化的交叉偶联高选择性合成共轭二烯和三烯酯。
    摘要:
    使用 (E)- 和 (Z)-β-溴丙烯酸乙酯通过 Pd 催化的烯基化(Negishi 偶联)制备了十一碳-2,4-二烯酸乙酯的所有四种立体异构体 (7-10),异构纯度 >/= 98% . 尽管使用常规醇盐和碳酸盐碱通过 Suzuki 偶联制备的 2Z,4E-异构体 (8) 的立体异构纯度为98% 选择性。其他广为人知的方法显示出相当大的局限性。Heck 烯基化对于合成纯度 >/= 98% 的 2E,4E 和 2E,4Z 异构体是令人满意的,但 2Z,4E 异构体的纯度为/= 90% 的选择性。除了 (2Z,4E)-二烯酸酯之外,一些 (2Z,4E,6E)- 和 (2Z,4E,6Z)-三烯酸酯已通过新设计的 Pd 催化烯基化以 >/= 98% 的选择性制备-SG烯烃化串联工艺。作为共轭高级低聚烯酸酯的模型,十三-2,4,6-三烯酸乙酯 (23-30) 的所有八种立体异构体均以 >/= 98%
    DOI:
    10.1073/pnas.11051551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3953377A
    申请人:——
    公开号:US3953377A
    公开(公告)日:1976-04-27
  • On the Mechanism of Cu-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Extended Conjugate Additions: A Structure-Based Approach
    作者:Tim den Hartog、Yange Huang、Martín Fañanás-Mastral、Anne Meuwese、Alena Rudolph、Manuel Pérez、Adriaan J. Minnaard、Ben L. Feringa
    DOI:10.1021/cs501297s
    日期:2015.2.6
    The enantioselective 1,6-addition to 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offers unique opportunities to study the range of selectivities one can obtain using Cu catalysis. Here, a substrate–reagent approach to obtain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n the mechanism of extended conjugate additions is reported. By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halides in the Grignard reagent and in the Cu source on the enantioselective
    对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1,6-对映选择性加成提供了独特的机会来研究使用Cu催化可获得的选择性范围。在这里,报道了一种底物-试剂方法来获得有关扩展缀合物加成机理的结构信息。通过研究格氏试剂和铜源中几种卤化物对对映选择性1,6-加成的影响,表明使用EtMgBr作为格氏试剂和CuI作为铜源的组合是有利的。此外,探索带有几种烷基酯的底物发现,叔丁基酯底物增强了1,6-加成中的对映异构,并允许添加BnCH 2溴化镁。还研究了具有各种吸电子基团的底物,确定酯底物最适合1,6加成。其他两项研究的重点是Me取代的烯烃底物和具有所有可能的烯烃几何形状的底物。这些研究表明,当使用α-Me底物时,在1,6-加成中空前的高对映选择性,并为1,6-加成机理提供了相关见解。最后,研究了具有三个或四个烯烃与吸电子基团共轭的底物。在此,报道了1,8-加成,其以合理的产率,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给出了相应的产物。结合这些研究
  • Highly selective synthesis of conjugated dienoic and trienoic esters via alkyne elementometalation–Pd-catalyzed cross-coupling
    作者:Guangwei Wang、Swathi Mohan、Ei-ichi Negishi
    DOI:10.1073/pnas.1105155108
    日期:2011.7.12
    4E)-dienoic esters, some (2Z,4E,6E)- and (2Z,4E,6Z)-trienoic esters have been prepared in >/= 98% selectivity by a newly devised Pd-catalyzed alkenylation-SG olefination tandem process. As models for conjugated higher oligoenoic esters, all eight stereoisomers for ethyl trideca-2,4,6-trienoate (23-30) have been prepared in >/= 98% overall selectivity.
    使用 (E)- 和 (Z)-β-溴丙烯酸乙酯通过 Pd 催化的烯基化(Negishi 偶联)制备了十一碳-2,4-二烯酸乙酯的所有四种立体异构体 (7-10),异构纯度 >/= 98% . 尽管使用常规醇盐和碳酸盐碱通过 Suzuki 偶联制备的 2Z,4E-异构体 (8) 的立体异构纯度为98% 选择性。其他广为人知的方法显示出相当大的局限性。Heck 烯基化对于合成纯度 >/= 98% 的 2E,4E 和 2E,4Z 异构体是令人满意的,但 2Z,4E 异构体的纯度为/= 90% 的选择性。除了 (2Z,4E)-二烯酸酯之外,一些 (2Z,4E,6E)- 和 (2Z,4E,6Z)-三烯酸酯已通过新设计的 Pd 催化烯基化以 >/= 98% 的选择性制备-SG烯烃化串联工艺。作为共轭高级低聚烯酸酯的模型,十三-2,4,6-三烯酸乙酯 (23-30) 的所有八种立体异构体均以 >/= 9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