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甲基-2-(吡啶-2-基)丙烷-1,3-二硫醇 | 1013114-92-5

中文名称
2-甲基-2-(吡啶-2-基)丙烷-1,3-二硫醇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2-(pyridin-2-yl)propane-1,3-dithiol
英文别名
2-methyl-2-(pyridin-2-yl)propan-1,3-dithiol;2-Methyl-2-pyridin-2-ylpropane-1,3-dithiol;2-methyl-2-pyridin-2-ylpropane-1,3-dithiol
2-甲基-2-(吡啶-2-基)丙烷-1,3-二硫醇化学式
CAS
1013114-92-5
化学式
C9H13NS2
mdl
——
分子量
199.341
InChiKey
CIKSPFDRHNPZG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14.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甲基-2-(吡啶-2-基)丙烷-1,3-二硫醇甲苯乙腈 为溶剂, 生成 (Fe2(μ-SCH2)2C(CH3)(2-C5H8NH)(CO)6)BF4
    参考文献:
    名称:
    二铁模型配合物内部碱的碱度对氢化物形成及其转化为质子化二铁六羰基形式的影响
    摘要:
    2-(1-(吡啶-2-基)乙基)丙烷-1,3-二硫醇与十二铁羰基铁反应制得二铁五羰基铁配合物[Fe 2 L(CO)5 ](A和H 2 L  = 2-甲基-2-(1,2,5,6-四氢吡啶-2-基)丙烷-1,3-二硫醇)。在反应中,原始配体的吡啶基环在反应期间被部分氢化。通过使用晶体学,红外和NMR光谱技术对这种络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桥联氢化物的形成反应,然后转化为质子化的二铁六羰基二铁络合物[Fe 2 L(CO)6 ](ACOH +,其中N原子为L是无配位的和质子化的),在实验和理论上进行了研究。该配合物的结果以及对其他二铁五羰基类似物的理论研究表明,这些被研究配合物内部碱的碱性与桥接氢化物的形成呈正相关。但是,这些桥接氢化物随后转化为质子化的二铁六羰基二铁络合物并不仅仅取决于碱度。正如实验和理论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内部碱基的亲酸性以及与狄龙中心的协调不稳定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9.12.007
  • 作为产物:
    描述:
    2-methyl-2-(pyridin-2-yl)propane-1,3-diol吡啶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甲基-2-(吡啶-2-基)丙烷-1,3-二硫醇
    参考文献:
    名称:
    二铁五羰基二铁配合物内部碱增强催化质子还原:其合成,表征,相互转化和电化学研究†
    摘要:
    三脚架配体(H 2 L)与{S 2 N}供体组与三铁十二羰基铁在甲苯中的反应导致分离出二铁五羰基配合物1作为[FeFe]亚位点的模型]-氢化酶。该配合物在CO(1个大气压)下的质子化定量地形成带有侧基吡啶鎓基团的六羰基配合物2H +。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其侧基吡啶鎓基团解离得到六羰基配合物2,该六羰基配合物2随后形成五羰基配合物1。已经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化学。复杂2H +与其他中性二铁六羰基配合物相比,它在质子还原时具有200mV的正电势,具有电催化作用。通过释放在催化中用作质子中继的键合基团,可以在CO气氛下增强这种催化作用。
    DOI:
    10.1039/c6dt04409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hancement in catalytic proton reduction by an internal base in a diiron pentacarbonyl complex: its synthesis, characterisation, inter-conver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作者:Zhimei Li、Zhiyin Xiao、Fenfen Xu、Xianghua Zeng、Xiaoming Liu
    DOI:10.1039/c6dt04409c
    日期:——
    its pendant pyridinium group dissociates to give hexacarbonyl complex 2 which forms subsequently the pentacarbonyl complex 1. The electrochemistry of these complex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Complex 2H+ exhibits electrocatalysis on proton reduction at a potential more positive by over 200 mV compared to that for other neutral diiron hexacarbonyl complexes. This catalysis is enhanced under a CO atmosphere
    三脚架配体(H 2 L)与S 2 N}供体组与三铁十二羰基铁在甲苯中的反应导致分离出二铁五羰基配合物1作为[FeFe]亚位点的模型]-氢化酶。该配合物在CO(1个大气压)下的质子化定量地形成带有侧基吡啶鎓基团的六羰基配合物2H +。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其侧基吡啶鎓基团解离得到六羰基配合物2,该六羰基配合物2随后形成五羰基配合物1。已经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电化学。复杂2H +与其他中性二铁六羰基配合物相比,它在质子还原时具有200mV的正电势,具有电催化作用。通过释放在催化中用作质子中继的键合基团,可以在CO气氛下增强这种催化作用。
  • Influence of the basicity of internal bases in diiron model complexes on hydrides formation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into protonated diiron hexacarbonyl form
    作者:Zhiyin Xiao、Fenfen Xu、Li Long、Yinqiu Liu、Giuseppe Zampella、Luca De Gioia、Xirui Zeng、Qiuyan Luo、Xiaoming Liu
    DOI:10.1016/j.jorganchem.2009.12.007
    日期:2010.3
    its protonated diiron hexacarbonyl complex, [Fe2L(CO)6] (ACOH+ in which the N atom of L is decoordinated and protonated), were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Results for this complex alongside with theoretic investigations into other diiron pentacarbonyl analogues revealed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basicity of the internal bases of these investigated complexes to bridging hydrides formation
    2-(1-(吡啶-2-基)乙基)丙烷-1,3-二硫醇与十二铁羰基铁反应制得二铁五羰基铁配合物[Fe 2 L(CO)5 ](A和H 2 L  = 2-甲基-2-(1,2,5,6-四氢吡啶-2-基)丙烷-1,3-二硫醇)。在反应中,原始配体的吡啶基环在反应期间被部分氢化。通过使用晶体学,红外和NMR光谱技术对这种络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桥联氢化物的形成反应,然后转化为质子化的二铁六羰基二铁络合物[Fe 2 L(CO)6 ](ACOH +,其中N原子为L是无配位的和质子化的),在实验和理论上进行了研究。该配合物的结果以及对其他二铁五羰基类似物的理论研究表明,这些被研究配合物内部碱的碱性与桥接氢化物的形成呈正相关。但是,这些桥接氢化物随后转化为质子化的二铁六羰基二铁络合物并不仅仅取决于碱度。正如实验和理论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内部碱基的亲酸性以及与狄龙中心的协调不稳定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