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bromo-4''-(tert-butyl)-p-terphenyl | 1222633-9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bromo-4''-(tert-butyl)-p-terphenyl
英文别名
1-Bromo-4-[4-(4-tert-butylphenyl)phenyl]benzene
4-bromo-4''-(tert-butyl)-p-terphenyl化学式
CAS
1222633-92-2
化学式
C22H21Br
mdl
——
分子量
365.313
InChiKey
JGQSIVIVOGIHC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63-265 °C
  • 沸点:
    464.4±14.0 °C(Predicted)
  • 密度:
    1.206±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5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bromo-4''-(tert-butyl)-p-terphenyl(1,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palladium(II) dichloride四(三苯基膦)钯potassium acetate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4'''-(tert-butyl)-N,N-diisopropyl-[1,1':4',1'':4'',1'''-quaterphenyl]-4-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聚对亚苯基桥和供体基团之间的能隙控制供体-桥-供体线中的空穴离域
    摘要:
    聚对苯撑线作为光电中的电荷转移材料至关重要。对一系列以异烷基 (iAPPn)、烷氧基 (ROPPn) 和二烷基氨基 (R2NPPn) 封端的聚对亚苯基 (RPPn) 导线的比较分析显示氧化电位的意外演变,即降低 (-260 mV ) 对于 iAPPn,而 ROPPn (+100 mV) 和 R2NPPn (+350 mV) 随着对亚苯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R2NPPn/R2NPPn+• 的氧化还原/光学性质和 DFT 计算进一步表明,对称的钟形空穴分布扭曲并向分子的一端移动,R2NPPn+• 中只有 4 个对亚苯基,而空穴的移动发生在ROPPn+• 和iAPPn+• 中分别有6 个和8 个对亚苯基。高电子富二烷基氨基封端的 R2NPPn 以及 ROPPn 和 iAPPn 的准确实验数据的可用性使我们能够使用我们最近开发的基于 Marcus 的多态模型 (MSM) 证明 R2NPPn 中
    DOI:
    10.1021/jacs.6b0920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聚对亚苯基桥和供体基团之间的能隙控制供体-桥-供体线中的空穴离域
    摘要:
    聚对苯撑线作为光电中的电荷转移材料至关重要。对一系列以异烷基 (iAPPn)、烷氧基 (ROPPn) 和二烷基氨基 (R2NPPn) 封端的聚对亚苯基 (RPPn) 导线的比较分析显示氧化电位的意外演变,即降低 (-260 mV ) 对于 iAPPn,而 ROPPn (+100 mV) 和 R2NPPn (+350 mV) 随着对亚苯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R2NPPn/R2NPPn+• 的氧化还原/光学性质和 DFT 计算进一步表明,对称的钟形空穴分布扭曲并向分子的一端移动,R2NPPn+• 中只有 4 个对亚苯基,而空穴的移动发生在ROPPn+• 和iAPPn+• 中分别有6 个和8 个对亚苯基。高电子富二烷基氨基封端的 R2NPPn 以及 ROPPn 和 iAPPn 的准确实验数据的可用性使我们能够使用我们最近开发的基于 Marcus 的多态模型 (MSM) 证明 R2NPPn 中
    DOI:
    10.1021/jacs.6b092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申请人:Yabunouchi Nobuhiro
    公开号:US20110198581A1
    公开(公告)日:2011-08-18
    Disclosed is a long-life organic EL device having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even after storage at high temperatures. Also disclosed is an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which enables to realize such an organic EL device. The aromatic amine derivative i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 (1). (In the formula (1), Ar1 is represented by the general formula (2) below, and Ar2 is represented by the general formula (3) below.)
    公开了一种长寿命有机EL器件,即使在高温下储存后,其具有高发光效率。还公开了一种芳香胺衍生物,使得可以实现这样的有机EL器件。该芳香胺衍生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在式(1)中,Ar1由下述通式(2)表示,Ar2由下述通式(3)表示。)
  • US9139522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139522B2
    公开(公告)日:2015-09-22
  • Energy Gap between the Poly-<i>p</i>-phenylene Bridge and Donor Groups Controls the Hole Delocalization in Donor–Bridge–Donor Wires
    作者:Denan Wang、Marat R. Talipov、Maxim V. Ivanov、Rajendra Rathore
    DOI:10.1021/jacs.6b09209
    日期:2016.12.21
    developed Marcus-based multistate model (MSM), that an increase of oxidation potentials in R2NPPn arises due to an interplay between the electronic coupling (Hab) and 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nd-capped groups and bridging phenylenes (Δε). A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series of RPPn with varied Δε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decrease/increase/no change in oxidation energies of RPPn can be predicted based
    聚对苯撑线作为光电中的电荷转移材料至关重要。对一系列以异烷基 (iAPPn)、烷氧基 (ROPPn) 和二烷基氨基 (R2NPPn) 封端的聚对亚苯基 (RPPn) 导线的比较分析显示氧化电位的意外演变,即降低 (-260 mV ) 对于 iAPPn,而 ROPPn (+100 mV) 和 R2NPPn (+350 mV) 随着对亚苯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R2NPPn/R2NPPn+• 的氧化还原/光学性质和 DFT 计算进一步表明,对称的钟形空穴分布扭曲并向分子的一端移动,R2NPPn+• 中只有 4 个对亚苯基,而空穴的移动发生在ROPPn+• 和iAPPn+• 中分别有6 个和8 个对亚苯基。高电子富二烷基氨基封端的 R2NPPn 以及 ROPPn 和 iAPPn 的准确实验数据的可用性使我们能够使用我们最近开发的基于 Marcus 的多态模型 (MSM) 证明 R2NPPn 中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