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了三个假定的但迄今尚未分离的2-(烷基亚
氨基)-3-亚硝基
恶唑烷(2)的实例,它们分别在2位含有环己基,反式-4-甲基环己基和2-
氯乙基。这些化合物对应于先前假定在抗肿瘤剂1-(2-
氯乙基)-3-环己基-(CCNU),1-(2-
氯乙基)-3-(4'-反式-甲基环己基)-(MeCCNU)和1,3-双(2-
氯乙基)-1-亚硝基
脲(
BCNU),化合物2在生理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系列产物与相应的(2-
氯乙基)亚硝基
脲,包括迄今无法识别的2-羟基乙基N-烷基
氨基甲酸酯(9)。用
盐酸将化合物2a和2b分别转化为CCNU和MeCCNU,提示2a和2b可能是分解的反应中间体。表征了相应的3-烷基-1-亚硝基-1-(2-羟乙基)
脲(4),由于它们也分解产生与2相同的产物,因此可能是由于2的开环而引起的。图4可以解释由其他工作者从(2-
氯乙基)亚硝基
脲在多核苷酸上的反应分离的羟乙基化核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