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pyridacyl benzoate | 115933-9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pyridacyl benzoate
英文别名
(2-Oxo-2-pyridin-2-ylethyl) benzoate
2-pyridacyl benzoate化学式
CAS
115933-97-6
化学式
C14H11NO3
mdl
——
分子量
241.246
InChiKey
VHURYYZFXRNGC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6.4 °C
  • 沸点:
    420.5±25.0 °C(Predicted)
  • 密度:
    1.22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5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氢供体存在下苯甲酰基和吡啶酰基酯光解的链机理
    摘要:
    苯甲酸的兴奋性苯甲酸酯和3-吡啶酯与过量的脂肪醇在链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该过程涉及从酮基中间体转移氢,除副产物苯乙酮和3-乙酰吡啶外,还分别生成苯甲酸。在两种情况下,虽然最大量子产率均达到4,但在相同条件下2-或4-吡啶酯的光还原效率低于100%。研究表明,酮基之间的自由基偶合都是由被激发的酯通过从醇中夺取氢而形成的,同时伴随着酯基酮本身中苯甲酸的消除。发现两个反应之间的分隔对生色团性质非常敏感,例如在吡啶酰基部分中氮原子的位置。自由基链过程的大小取决于产生能够进行随后的酯还原的自由基的连续步骤的效率。根据循环伏安法测量,排除了可能的电子从酮基转移至酯的驱动力。发现通过形成相对较长寿命的光吸收瞬变降低了所观察到的光还原的量子产率,该副产物显然是通过二次光化学反应获得的。另外,还表明碱性添加剂(例如吡啶)可以进一步将光还原效率提高4倍。当使用苯甲酰基或3-吡啶基苯甲酸酯时,发现由热再次产生的
    DOI:
    10.1021/jo0521551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氧代-2-苯基乙基)苯甲酸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异丙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pyridacyl 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氢供体存在下苯甲酰基和吡啶酰基酯光解的链机理
    摘要:
    苯甲酸的兴奋性苯甲酸酯和3-吡啶酯与过量的脂肪醇在链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该过程涉及从酮基中间体转移氢,除副产物苯乙酮和3-乙酰吡啶外,还分别生成苯甲酸。在两种情况下,虽然最大量子产率均达到4,但在相同条件下2-或4-吡啶酯的光还原效率低于100%。研究表明,酮基之间的自由基偶合都是由被激发的酯通过从醇中夺取氢而形成的,同时伴随着酯基酮本身中苯甲酸的消除。发现两个反应之间的分隔对生色团性质非常敏感,例如在吡啶酰基部分中氮原子的位置。自由基链过程的大小取决于产生能够进行随后的酯还原的自由基的连续步骤的效率。根据循环伏安法测量,排除了可能的电子从酮基转移至酯的驱动力。发现通过形成相对较长寿命的光吸收瞬变降低了所观察到的光还原的量子产率,该副产物显然是通过二次光化学反应获得的。另外,还表明碱性添加剂(例如吡啶)可以进一步将光还原效率提高4倍。当使用苯甲酰基或3-吡啶基苯甲酸酯时,发现由热再次产生的
    DOI:
    10.1021/jo05215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s of 2-Acylpyridine 1-Oxides with Acid Anhydrides
    作者:Hiroyuki Nagano、Masatomo Hamana
    DOI:10.3987/r-1987-12-3249
    日期:——
  • NAGANO, HIROYUKI;HAMANA, MASATOMO, HETEROCYCLES, 26,(1987) N 12, 3249-3257
    作者:NAGANO, HIROYUKI、HAMANA, MASATOMO
    DOI:——
    日期:——
  • Chain Mechanism in the Photocleavage of Phenacyl and Pyridacyl Ester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Donors
    作者:Jaromír Literák、Anna Dostálová、Petr Klán
    DOI:10.1021/jo0521551
    日期:2006.1.1
    magnitude of a radical chain process is dependent on the efficiency of consecutive steps that produce free radicals capable of a subsequent ester reduc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a possibl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ketyl radicals to the ester has been excluded on the basis of cyclic voltametry measurements. The observed quantum yields of photoreduction were found to be diminished by formation of relatively
    苯甲酸的兴奋性苯甲酸酯和3-吡啶酯与过量的脂肪醇在链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该过程涉及从酮基中间体转移氢,除副产物苯乙酮和3-乙酰吡啶外,还分别生成苯甲酸。在两种情况下,虽然最大量子产率均达到4,但在相同条件下2-或4-吡啶酯的光还原效率低于100%。研究表明,酮基之间的自由基偶合都是由被激发的酯通过从醇中夺取氢而形成的,同时伴随着酯基酮本身中苯甲酸的消除。发现两个反应之间的分隔对生色团性质非常敏感,例如在吡啶酰基部分中氮原子的位置。自由基链过程的大小取决于产生能够进行随后的酯还原的自由基的连续步骤的效率。根据循环伏安法测量,排除了可能的电子从酮基转移至酯的驱动力。发现通过形成相对较长寿命的光吸收瞬变降低了所观察到的光还原的量子产率,该副产物显然是通过二次光化学反应获得的。另外,还表明碱性添加剂(例如吡啶)可以进一步将光还原效率提高4倍。当使用苯甲酰基或3-吡啶基苯甲酸酯时,发现由热再次产生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