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报道
噻唑和
靛红核具有一系列
生物活性,其中重点是抗癌活性。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利用分子杂交策略制备一系列化合物,该策略已被我们的研究小组使用,产生含有
噻唑和
靛红核的杂化分子。经过结构规划和合成后,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针对乳腺癌
细胞系(T-47D、MCF-7 和
MDA-MB-231)和正常细胞(P
BMC)进行了评估。还评估了涉及
化学抗性和致瘤信号蛋白的膜蛋白的活性特征。在测试的化合物中,化合物和化合物对
MDA-MB-231
细胞系的 IC 值分别为 1.23 和 1.39 μM。两种化合物对 MCF-7
细胞系的 IC 值为 0.45 μM。化合物和化合物分别显着降低MCF-7、4和2倍中的P-gp mRNA表达
水平。关于对致瘤信号蛋白的影响,化合物抑制
MDA-MB-231中的Akt2,化合物抑制MCF-7中VIM的mRNA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