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基三氧化铼(VII) | 70197-13-6

中文名称
甲基三氧化铼(VII)
中文别名
甲基三氧化铼;甲基三氧化铼(MTO);甲基三氧铼
英文名称
Methyltrioxorhenium (VII)
英文别名
methyltrioxorhenium(VII);Methyl trioxorhenium;Methyltrioxorhenium;MTO
甲基三氧化铼(VII)化学式
CAS
70197-13-6
化学式
CH3O3Re
mdl
——
分子量
249.24
InChiKey
PQTLALPZRPFYI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1 °C(lit.)
  • 沸点:
    65°C 0mm
  • 密度:
    d23 4.21
  • 稳定性/保质期:
    远离还原剂、易氧化材料、有机材料和金属粉末。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2
  • 重原子数:
    5.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1.2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安全信息

  • TSCA:
    No
  • 危险等级:
    5.1
  • 安全说明:
    S24/25
  • 危险类别码:
    R41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419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1479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5.1
  • 储存条件:
    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地点须远离氧化剂和易燃区域。

SDS

SDS:0f07fe055be34b6fb5e1e1d07531d01c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Methyltrioxorhenium(VII)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MTO
Methylrhenium(VII) trioxid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MTO
别名
Methylrhenium(VII) trioxide
: CH3O3Re
分子式
: 249.24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Methyltrioxorhenium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70197-13-6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氧化铼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111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甲基三氧化铼 (MTO) 的简介

甲基三氧化铼 (CH₃ReO₃,缩写为 MTO) 是一种近年来被人们逐渐认识的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剂,自 1979 年以来,它开始被研究并广泛应用于高效的有机合成反应中。这类反应包括不饱和烃的氧化、芳香化合物的氧化以及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氧化。

甲基三氧化铼的研究起始于 I.R. Beattie 和 P.J. Jones 在 1979 年的报道,直到 1988 年才出现了 Re₂O₇ 和 (CH₃)₄Sn 的合成方法。Herrmann W.A.Kuhn 则进一步报道了以 Re₂O₇ 为原料与 (CH₃)₃SiCl 反应,再与 (CH₃)₄Sn 进行反应制备甲基三氧化铼的方法。

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条件下加入高铼酸银 3.6g(10 mmol),乙腈 35mL。搅拌约 4-5 分钟后,依次加入预先称量的三甲基氯硅烷 3.13mL(25mmol)和四甲基锡 1.7mL(25mmol)。开始升温并维持反应温度在 52℃,通过观察反应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进度。当反应液由橙黄色转变为淡黄色时停止反应,并将反应物降温至室温。接下来进行抽滤操作,用少量乙腈冲洗滤渣,收集滤液并将之转移至充满氩气的蒸馏升华器中,连接真空泵和低温冷却循环泵,在 30mm-Hg 下于 40℃下蒸馏以回收乙腈;在 -35℃ 下冷凝回收乙腈。当升华器内出现油状液体时停止蒸馏,并在 0.1mm-Hg 和 70℃ 条件下进行升华处理,最终得到精制的甲基三氧化铼 1.86g。所得产品经重结晶后熔点测定,其熔程为 105~106℃。

用途

甲基三氧化铼是一种强效的催化氧化剂,在多种溶剂中能够将烯烃转化为环氧化物;同时它还能够用于转化 2-甲基萘为 2-甲基-1,4-萘醌(维生素 K₃),并能高效催化亚胺转化为硝酮。此外,它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发挥其作用。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基三氧化铼(VII) 在 (nano ITO-RuII(OH2)2+)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甲醇
    参考文献:
    名称:
    表面结合的 RuII 聚吡啶基催化剂选择性电催化氧化 Re-甲基络合物为甲醇
    摘要:
    复合物 [Ru(Mebimpy)(4,4'-((HO)2OPCH2)2bpy)(OH2)](2+) 表面与锡掺杂氧化铟介孔纳米粒子膜电极(nanoITO-Ru(II)(OH2) 结合) )(2+)) 是一种电催化剂,用于在酸性水溶液中将三氧化甲基铼 (MTO) 选择性氧化为甲醇。催化剂对纳米 ITO-Ru(IV)(OH)(3+) 的氧化活化诱导 MTO 氧化。该反应是 MTO 中的一级反应,在 [MTO] > 12 mM 处观察到速率饱和,限制速率常数为 k = 25 s(-1)。在 1.3 V 与 NHE 的受控电位电解中,甲醇以 87% 的法拉第产率选择性地形成。在更高的电位下,纳米 ITO-Ru(V)(O)(3+) 对 MTO 的氧化会导致多种电解产物。
    DOI:
    10.1021/ja507979c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2-Me-pyridine N-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甲基三氧化铼(VII)
    参考文献:
    名称:
    水溶液中甲基二氧di鎓(V)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二聚体形成和氧原子提取反应。
    摘要:
    经次磷酸水溶液处理后,稳定的化合物CH3ReO3(MTO)形成了称为MDO的无色亚稳态物质CH3ReO2(H2O)n(n = 2)。静置后,首先将MDO转换为黄色二聚体(λmax = 348 nm;ε= 1.3 x 10(4)L mol-1 cm-1)。该反应遵循二级动力学,在298 K下于0.1 M三氟甲烷磺酸水溶液中k = 1.4 L mol-1 s-1。动力学研究与温度的关系得出δS ++ = -4 +/- 15 J K-1 mol -1和δH ++ = 71.0 +/- 4.6 kJ mol-1。对于简单的二聚化,预期δS ++的负值会更大,这表明在形成过渡态时会释放一个或多个水分子。如果将二聚体的溶液放置更长时间,则会导致强烈的蓝色,然后沉淀出即使长时间后仍会沉淀的化合物,在该水溶液中保留Re-CH3键。过氧化氢产生独立已知的CH3Re(O)(O2)2(H2O)。蓝色化合物可以类似于深着色的紫色阳离子[(Cp
    DOI:
    10.1021/ic000128h
  • 作为试剂:
    描述:
    双氧水甲基三氧化铼(VII)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109.5 mg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Gd(III) 催化的区域选择性、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4 + 2] 萘衍生物的光环加成反应
    摘要:
    催化不对称脱芳构化(CADA)反应已发展成为一种从容易获得的平面芳烃中获取手性多环和螺环支架的有效策略。尽管取得了重大进展,萘的 CADA 反应仍然不发达。在此,我们报告了 Gd(III) 催化的萘与手性 PyBox 配体通过可见光启用的 [4 + 2] 环加成发生的不对称脱芳构化反应。该反应以手性 Gd/PyBox 复合物的应用为特色,该复合物在激发态催化中同时调节反应性和选择性。多种官能团与该方案兼容,使高度对映体富集的桥联多环化合物具有优异的产率(高达 96%)和选择性(高达 >20:1 化学选择性、>20:1 dr、>99% ee)。 2 mmol 规模的反应、定向基团的去除和产物的多样化证明了合成实用性。进行初步的机理实验以阐明反应机理。
    DOI:
    10.1021/jacs.4c0528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haviour of dimeric methylrhenium(<scp>vi</scp>) oxide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oxidation catalysis
    作者:Alexandra M. J. Rost、Andrea Scherbaum、Wolfgang A. Herrmann、Fritz E. Kühn
    DOI:10.1039/b608219j
    日期:——
    enium(VI)], slow conversion to the monomeric mono- and bis-peroxo congenes of MTO occurs. Furthermore, part of the Re(VI) starting complex is transformed into inactive perrhenate. While bis[dimethyl(μ-oxo)oxorhenium(VI)] might be applied (also in a mixture with MTO) as an oxidation catalyst precursor, (μ-oxo)bis[trimethyloxorhenium(VI)] can be applied as a useful precursor for the synthesis of tri
    避免使用有毒物质 甲基锡 合成前体 甲基三氧or (MTO)及其单和双过氧衍生物,可氧化 催化剂, 二甲基锌 可能被认为是有前途的选择 烷基化剂。但是,甲基r(VI)二聚体形成为减少 在反应过程中与MTO一起使用的产品 二甲基锌与Re 2 O 7相比,不能直接转化为环氧化催化剂在过量的H 2 O 2存在下作为MTO本身。在红色(μ-氧代)双[三甲基氧代((VI)]的情况下,与H 2 O 2的主要反应产物是催化惰性的三甲基二氧or(VII)。在双[二甲基(μ-氧代)氧or(VI)]的情况下,会缓慢转化为MTO的单体单-和双-过氧同系物。此外,部分Re(VI)起始复合物转化为非活性的高hen酸盐。虽然可以使用双[二甲基(μ-氧代)氧or(VI)](也可以与MTO混合使用)催化剂(μ-氧代)双[三甲基氧代((VI)]可以用作合成下列化合物的有用前体三甲基二氧or(VII),以前只能通过不太方便的合成途径访问。
  • Produc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申请人:Solvay Interox GmbH
    公开号:US05321158A1
    公开(公告)日:1994-06-14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and dicarboxylic acids by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olefins and vicinal diols by hydrogen peroxide is provided. The process employs a rhenium (VII) catalyst, and a solvent comprising a mixture of a carboxylic acid or anhydride having 2 or more carbon atoms and a high boiling cyclic or acyclic ether. Particularly suitable carboxylic acids or anhydrides include acetic acid, propionic acid and acetic anhydride. Particularly suitable high-boiling ethers include 1,4-dioxane and diglyme.
    提供了一种通过过氧化氢对烯烃和邻二醇进行催化氧化生产羧酸和二羧酸的改进工艺。该工艺采用一种铼(VII)催化剂,以及包含羧酸或酐(碳原子数为2或更多)和高沸点环状或非环状醚的混合溶剂。特别适用的羧酸或酐包括乙酸、丙酸和乙酸酐。特别适用的高沸点醚包括1,4-二噁烷和二甘醚。
  • Epoxidation of Styrenes by Hydrogen Peroxide As Catalyzed by Methylrhenium Trioxide
    作者:Ahmad M. Al-Ajlouni、James H. Espenson
    DOI:10.1021/ja00141a016
    日期:1995.9
    Methylrhenium trioxide, CHsub 3}ReOsub 3}, catalyzes the oxidation of styrenes by hydrogen peroxide. Kinetic studies by three methods were carried out in acidic CHsub 3}CN/Hsub 2}O (1:1 v/v) solutions. The catalytically-active species are the mono-peroxide, CHsub 3}Rc(O)sub 2}(Osub 2}), A, and the bis-peroxide, CHsub 3}Re(O)(Osub 2})sub 2}, B, which epoxidize a given styrene at a similar
    三氧化甲基铼,CHsub 3}ReOsub 3},催化过氧化氢对苯乙烯的氧化。在酸性 CHsub 3}CN/Hsub 2}O (1:1 v/v) 溶液中通过三种方法进行动力学研究。催化活性物质是单过氧化物 CHsub 3}Rc(O)sub 2}(Osub 2}),A 和双过氧化物 CHsub 3}Re(O)( Osub 2})sub 2}, B,以相似的速率环氧化给定的苯乙烯。速率常数对位阻相对不敏感,但随着苯乙烯的亲核性增加,烯烃碳或芳环上的给电子基团提高了速率。间位和对位取代苯乙烯的速率常数遵循线性哈米特关系;与 sigma}sup +} 的相关性给出 rho} = -0.93 +-} 0.05。在 CDsub 3}CN 中,通过 sup 1}H NMR 光谱观察到环氧化物。顺式-β}-甲基苯乙烯和反式-β}-甲基苯乙烯分别导致顺式环氧化物和反式环氧化物。在酸性CHsub
  • Sulfite-Driven, Oxorhenium-Catalyzed Deoxydehydration of Glycols
    作者:Irshad Ahmad、Garry Chapman、Kenneth M. Nicholas
    DOI:10.1021/om2001662
    日期:2011.5.23
    investigated. In general, MeReO3 is a more active catalyst for sulfite-driven DODH, but the Z+ReO4– derivatives (Z = Na, Bu4N) are more selective. Epoxides are also deoxygenated by Na2SO3/MeReO3, but not by Bu4NReO4. The perrhenate catalysts also promote glycol DODH with other reductants, e.g., PR3, secondary alcohols, and ArSMe. The DODH reactions of 1,2-cyclohexanediol and (+)-diethyl tartrate occur
    甲基三氧合hen盐和高hen酸盐会催化亚硫酸盐对二醇的脱氧脱水(DODH),从而产生区域特异性的烯烃。对于多元醇底物,还原剂,催化剂,溶剂和各种添加剂,研究了这些反应的范围和效率。一般来说,MeReO 3为亚硫酸盐驱动DODH一个更具活性的催化剂,但是在Z + REO 4 -衍生物(Z = NA,卜4 N)是更有选择性。环氧化合物也可以通过Na 2 SO 3 / MeReO 3脱氧,但不能通过Bu 4 NReO 4脱氧。高r酸盐催化剂还可以与其他还原剂(例如PR 3)促进乙二醇DODH,仲醇和ArSMe。1,2-环己二醇和(+)的DODH反应-酒石酸二乙酯以高发生顺-stereoselectivity。多元醇季戊四醇与少量的2-丁烯-1,4-二醇和2,5-二氢呋喃一起转化为1,3-丁二烯,表明末端二醇DODH更快。化学计量反应研究表明,催化路径的可行性包括:(a)乙二醇与MeReO 3缩合形成MeRe
  • Oxo-Rhenium-Catalyzed Deoxydehydration of Polyols with Hydroaromatic Reductants
    作者:Camille Boucher-Jacobs、Kenneth M. Nicholas
    DOI:10.1021/acs.organomet.5b00226
    日期:2015.5.26
    the oxo-metal-catalyzed deoxydehydration of diols and polyols to produce olefi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renes. NH4ReO4 and MeReO3 are active catalysts for the reactions. The most effective of the hydroaromatic reductants is indoline, which is oxidized to indole. Yields for a variety of diols and polyols range from 35% to 99%. Two hydrogen donors, 1,3-cyclohexadiene and dihydroanthracene, engage in tandem
    在二醇和多元醇的羰基金属催化的脱氧脱水中,几种二氢芳族化合物被证明是有效的还原剂,以生产烯烃和相应的芳烃。NH 4 ReO 4和MeReO 3是反应的活性催化剂。最有效的加氢芳族还原剂是二氢吲哚,其被氧化成吲哚。各种二醇和多元醇的产率为35%至99%。两个氢供体,1,3-环己二烯和二氢蒽,参与串联的DODH /环加成反应。竞争实验表明,吲哚啉在H转移中比代表性醇更具反应性。显示吲哚啉通过可分离的加合物MeReO 3将MeReO 3还原为MeReO 2(二氢吲哚)(4),其已经在结构上进行了表征,并被认为是催化DODH过程的中间体。
查看更多